首任驻华大使的中国印象

今年72岁的马其顿共和国首任驻华大使佩特科夫斯基先生,身体健康, 动作敏捷,在公寓楼上下楼梯时健步如飞。

在佩特科夫斯基大使的家中,大量古色古香的中国元素艺术品能瞬间把人们带入中国文化的瑰丽空间——长茶几上铺陈的是中式彩花织锦,中国六角釉上彩的瓷壶赫然其上,旁边是精致的圆形双龙彩绘瓷盒。两对四把造型典雅的中式红木座椅非常醒目。木椅中央的小桌上,摆放着中国青铜方鼎基座台灯。墙壁上,则悬挂着多件中国民间木窗雕饰作品。

“这些都是我在担任驻华大使期间,在北京古董市场购买的。”这位对华友好的老外交官微笑着告诉笔者。

交谈中笔者发现,他一生最为重要的记忆,就是出使中国的难忘生涯: “是我以特命全权大使的身份,成为打开马其顿驻华大使馆门锁的第一人; 然而,命运却又让我成为了锁上大使馆门锁的那个人!闭馆之时,我和夫人都流下了悲伤的眼泪!所幸两年之后,马其顿大使馆的那把门锁又被再度打开!”

佩特科夫斯基大使回忆的,是1993年马其顿与中国建交后,却又被台湾“金元外交”干扰,而于1999年2月两国外交关系一度中断,但两年后与中国复交的那段历史。而他本人,正是这一历史的见证人。想当年,他满腔热忱地开启驻华大使馆的大门,后来却又不得不奉命违心地关闭使馆。这段经历,遂成为他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痛!

“历史最终证明,马其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历史总会出现波折,但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的时代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这位前大使说:“1992年至1994年,我担任马其顿驻苏丹大使。1994 年,当我得知要被派驻中国担任大使时,心情非常激动,仿佛捧上了一部千页之厚的中国大书。我要想读懂它,谈何容易!但我以老子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动力,决定从第一页开始认真地阅读。我的夫人和两个儿子也对中国文化产生极大兴趣。身为高中英语教师的夫人,一到北京就学着把‘宫保鸡丁’做得非常地道。两个儿子在北京的英国使馆学校也学会了中国话。记得那时我几乎每天都在为大使馆添置中式家具,马其顿驻华大使馆也成为外国驻华使团中拥有浓郁中国文化氛围的使馆。”

“2010年至2015年,我有机会三次去中国,感觉中国的进步愈来愈明显。1994年我初来北京时,发现开小汽车的多为居住北京的外国人,普通中国人大多骑自行车;而现在开汽车的中国人极为普遍,在京的外国人反倒是更爱骑自行车了。”

现为斯科普里大学经济系博导教授的佩特科夫斯基,对发展马其顿与中国的良好合作关系依然念兹在兹。他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倡导的“一带一路”,特别是“16+1合作”的机制,认为这对马其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不久前,我出席在马其顿西南部城市奥赫里德举行的中东欧16国孔子学院大会时,与同事一起提交报告,就如何进一步发展马中关系提出建议。我乐见于马中两国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期望有生之年能为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再作贡献。”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