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科技最新成就在冷战期间东西两大阵营的综合实力交锋过程中,被视作最直观的“硬实力”的浓缩与精华。文化艺术繁荣被看作彰显制度先进、国家进步“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社会生活主题的会展则是美国民众日常生活“自由与丰裕”展示厨窗。这种“三位一体”的国际会展规划,是艾森豪威尔政府制衡苏联对外渗透迫切需要的利器。以“美国梦”为理想标杆和核心内涵的美国主导下的国际会展项目,主要体现为工业与科技成就、文艺与社会生活两大类型,虽说花样多、形式新,但均服从和服务于驳斥苏联夸张宣传和重塑美国海外良好形象的最高目标与准则。

冷战期间的1953—1960年,艾森豪威尔政府(简称艾氏政府)热心支持国际会展,是抵消苏联夸张宣传,重塑美国文艺繁荣、工业科技发达的以“美国梦”为核心内涵的海外国家形象的双重迫切需要。对当时的美国来说,工业经济与文化艺术犹如人的左膀右臂,一个注重物质成就的获取,一个关注精神营养的丰裕,落脚点就在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确实“自由与丰裕”,前景光明灿烂,这就是人类美好和理想的“伊甸园”生活。它们共同支撑着美国二战后确立起来的文化霸权大厦的持久稳固。

艾氏政府助推国际会展的背景、动机及制度保障

冷战开始后,杜鲁门政府对信息与文化项目(含国际会展)的要求还是二战期间小罗斯福政府定位的“完全而公正地展现美国图景”。直到朝鲜战争于1950年夏爆发后,杜鲁门政府才把美国外宣的重心由“完全而公正地展现美国图景”转向“强势的反共宣传”。国际会展相应也转变成为抵消苏联夸张宣传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艾氏政府任内(1953—1960年),朝鲜战争的结局从反面使得艾氏政府清醒地意识到,要想依靠单纯的军事和战争手段把苏联共产政权及其影响从地球上彻底抹掉是完全不可能的,它的存在将是长期性的;在美国内部“反共、恐共”思潮正是猖狂肆虐的“麦卡锡主义时代”,艾氏政府在“反共”问题上绝对没有胆量也不能够表现得比其前任杜鲁门政府软弱乏力。因此,在坚定“反共”的大前提下,必须进行政策性调整另出新招。同时段的苏联,随着斯大林逝世和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在对外政策也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所谓的“三和一少”路线。因此,此时段美苏冷战最为鲜明的标志性事件就是众所周知的赫鲁晓夫访美和著名的“厨房辩论”事件。也就是说,美苏冷战的主战场已从过分强调和关注军事硬实力的对抗逐渐向软实力较量方向偏移。艾森豪威尔总统认为,有必要“采取即时的和富有生机活力的行动,来展示美国产品的优势和自由企业制度的文化价值”,以此来积极应对苏联发动的“文化攻势”。于是用以资助国际会展项目的“总统国际事务应急基金”于1954年设立,随即成立了跨部门行动协调委员会,具体负责落实大力度的文化外宣活动。国务院落实文化会展项目,商务部落实贸易会展项目,两大部门均接受新闻署和行动协调委员会的统筹规划。美国国会于1956年正式通过《国际文化交流和贸易会展法》,授权美国“参与海外国际会展”,宣称其目的是:“通过展现美国民族的文化主旨和内涵、进步发展和文化成就,为美国人民和其他民族过上和平而富足的生活作出自己的贡献。”还明确要求“在美国的工业产品和文化成就,以一种突出而有效的方式来展示其蕴含的自由制度品质,营造有利于支持美国政策的舆论氛围”。明确规定行动协调委员会承担跨部门协调任务,为会展项目提供总体性的政策指导,下设贸易会展委员会小组(商务部助理部长负责)和文化会展委员会小组(国务院委派代表负责)。行动协调委员会为贸易会展确定的基本目标是:“要向世界人民展示……美国在所有领域内都献身于人的尊严和自由的基本原则;是为整体人类服务的和平产品的最大供给者。”简言之,它强调的是对外要充分展现美国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鲜活事实,以及张扬和释放出美国“自由和丰裕”本质特性,用事实和证据来说话,以此来潜移默化地、无声胜有声地“影响铁幕后面的亿万人民”。行动协调委员会于1955年对文化会展项目也有着类似规定。基本目标是促进海外他国对美国文化成就的理解,并据此驳斥苏联夸张宣传,向海外民众展示美国对自身和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就拥有真正兴趣。而项目任务是创设与发展新的会展项目以“强化海外他国的舆论氛围,真正理解和欣赏美国的文艺成就”,同时还要“适当关注获得美国资助的外国文化会展项目”。在总统专项基金和《国际文化交流和贸易会展法》的共同推动下,各类会展项目空前发展,其中贸易会展的表现特别活跃。截至1960年,共计约6千万人参加了美国在29个国家举办的97场贸易会展。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