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为非洲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 是穿越非洲、环连亚欧的广阔‘朋友圈’。”“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充分总结中国经验和世界发展形势基础上形成的高瞻远瞩的全球性倡议。在全球化陷入困境、世界经济进入新平庸的背景下,通过将中国自身的现代化成功经验与非洲的发展结合,形成历史、现代和未来的联接,让广大非洲国家重塑信心,提振发展自觉自醒,形成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共鸣和共识,从而为非洲经济注入正能量。

“中国经验”为借鉴:非洲国家获得宝贵发展经验

中国在对接全球化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得益于农业和制造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持续发展。这种优化是通过几个方面的重大举措逐步加以实现的。一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基础设施尚未完善时,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完善局部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发展外向型经济。二是在经济特区建设取得一定成功后,将其经验推广至沿海开放城市, 形成对外开放的良好格局和态势。三是实施出口导向战略,支持有关产业发展,扩大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并形成资本积累。四是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引进技术和管理并形成制造业体系,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从而兑现“人口红利”。五是在积累了初始资金之后,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短短十余年间,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领先、规模庞大的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电力及互联网基础设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效率,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我们可以将中国发展经验的总结作为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起点,如果结合国际合作和经验、模式的推广,我们就能够看出“一带一路”在增加非洲经济新动能方面的重大意义,即构建国际产业转移新空间,以“互联互通”为手段,与非洲国家共同建设全球新的增长极。

“一带一路”至非洲:构建国际产业转移新空间

“一带一路”倡议所带动的国际产业转移,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单向度雁阵模式,将促进多维度的产业转移大潮形成。这是因为在“一带一路”沿线分布着此前若干次国际产业转移所形成的全球制造业中心,一旦在商品、服务贸易以及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动方面给予初始的“动能”,这些产业中心将沿着地缘经济和投资规则的通道同时进行产业转移,从而带动沿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其最终的必然结果,就是非洲将迎来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从而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最为重要的是,中国既具有制造业的领先优势,同时也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这也意味着中国既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中非合作的主导方,同时也成为这种多维度国际产业转移的参与者和主导者。世界银行报告指出: “如果仅计算对非绿地投资,2003年至2014年,中国在制造业领域投资了77个项目,合计133亿美元,在所有对非投资领域中排第一,中国对非投资领域更加多元、平衡,更有利于促进非洲工业化进程。”通过进一步推动投资、贸易、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中非合作为非洲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互联互通”为手段:助力非洲成为新的增长极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加强政策沟通,即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加强设施联通,打通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欧洲与亚太的贸易、物流、合作大通道,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创造条件;加强贸易畅通, 消除贸易壁垒,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加强资金融通,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降低国际投资合作和国际流通成本,提高沿线地区和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加强民心相通,通过增强民众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加强文化、教育、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沟通和合作,为开展国际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和社会基础。

“一带一路”将推动印度洋沿岸国家发展,从而给非洲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加强了瓜达尔港与巴基斯坦经济腹地的建设, 并为中亚内陆国家增加了新的出海口。而隔海相望的东部非洲地区,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铁路、吉布提港自由贸易区、蒙巴萨—内罗毕铁路、蒙巴萨港和拉穆港等港铁联运项目的建设,也让东部非洲发展格局为之一新。可以预见,中巴经济走廊、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经济走廊、大湖地区—肯尼亚经济走廊的互联互通,将在南亚与东非之间形成西印度洋发展的新引擎。非盟第二十四届首脑会议在2015年1月通过了“非洲2063年发展规划”及其第一个10年发展计划,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东南非共同市场、东非共同体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将加快形成新的自由贸易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与非洲的对接重在东部、南部非洲,这与非洲21世纪发展战略相辅相成。

“一带一路”为非洲在全球范围内的均衡发展提供新模式

全球范围内的均衡发展,比单纯实现经济增长更为复杂。因为这不仅涉及到全球宏观经济层面的全局性优化,也与中观或微观层面的产业结构变迁、就业及居民收入增长等问题息息相关。“一带一路”倡议包含了开放、包容、普惠和共享等重要理念,既是全球各国发展的迫切期待,又是中国经验和智慧的全球共享,这将为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均衡发展提供新的模式。

“一带一路”推动非洲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实现再平衡

非洲是全球经济失衡最为明显的受害者。一方面,非洲仍然有大量人口从事农业生产,随着人口增长,劳动力资源明显过剩,缺乏足够的制造业岗位予以吸纳;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出现了资本过剩,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目前发达国家跨国企业集聚了超过6万亿美元的资金,形成了跨国直接投资的“堰塞湖”。这种资源错配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形成双重制约。

回顾历史,西方国家在全球推行“华盛顿共识”过程中,很多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施压下,快速采取“小政府”、私有化等政策,放弃了在当时具备比较优势的众多产业。而在此之后,很多非洲国家大量出口能矿资源和初级产品,长期无法形成工业体系。同时,由于其政府缺乏必要的社会动员组织能力,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也难以开展。

西方国家主导全球化所形成的“中心—边缘”格局并非全球资源合理配置的方式,其目的仅是维护发达国家部分利益集团的优势地位,其代价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长期居于价值链底端。而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过程中,随着非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将不断提升资本、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将“中心—边缘”格局改变为“平行网络” 格局,而后一种全球经济格局的核心则是合作共赢。

同时,“一带一路”所坚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首先意味着与非洲国家通过相互合作,共同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形成吸引国际资本的“新洼地”。并且,通过中非基础设施合作,不仅能够促进工业化的进程,而且可实现充分就业和“人口红利”的兑现,在农业和工业之外新增“建筑业”,形成“三元”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为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提供新的模式。

“一带一路”促进发展成果广泛共享

非洲国家长期处于价值链底端,主要出口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无法实现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化。几乎所有非洲国家在进入21世纪后至今, 其农业人口比例并未显著下降,都占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有的国家甚至高达80%以上。还有部分非洲国家虽然部分实现了工业化,但由于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存在瓶颈,无法进一步扩展制造业部门吸纳剩余劳动力的空间, 也无法让更多民众提升生活水平。

“一带一路”在促进发展成果广泛分享方面将为非洲国家提供新的模式和动力。一是通过与非洲国家开展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帮助其启动工业化进程,从而促进其农业人口向制造业部门流动;二是促进非洲国家形成开放格局,共同扩大国际市场,从而扩大其制造业等可贸易部门规模;三是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吸引其剩余劳动力向建筑业流动,进而提高非贸易部门就业水平;四是提供再分配政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经验,帮助沿线国家政府实施更加惠及民众的发展和分配措施。

2013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非洲统一组织成立50周年非盟特别峰会致贺词中指出“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一带一路”视野下, “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能够助力非洲加速工业化进程,有益中国实施转型升级战略,有利于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从而引领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全球新型国际关系的新典范。

智宇琛: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南非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文章来源于《公共外交季刊》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