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实践为当下的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提供了强大动力,如果持续的时间足够长,影响力足够大,它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崛起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代名词,甚至会演化为“一带一路学”。由刘卫东、田锦尘、欧晓理等著,商务印书馆2017年1月出版的《“一带一路”战略研究》反映了在“一带一路”时代,实践与研究相互映衬、相互促进的新特征。

从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倡议“一带一路”建设,到于2017年5月举办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三年半内,“一带一路”从认知上变得更清晰,在行动上变得更务实。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8月17日的“一带一路” 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一带一路”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建设。相应地,国内出现了一批能反映这一时期“一带一路”特点的学术研究作品,由刘卫东、田锦尘、欧晓理等著,商务印书馆2017年1月出版的《“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以下简称《战略》)是其中代表性的佳作,反映了在“一带一路”时代,实践与研究相互映衬、相互促进的新特征。

《战略》是“一带一路”学术研究的领军之作

“一带一路”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实学,对它的研究必然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目前我国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迅速兴起,进入“轻、灵、短、小、快”的新阶段。所谓轻,轻在积累。相关研究虽然正在摆脱初期的模糊、浅薄、粗放、脱节、纷乱的状态,有了一定的积累,但还远远不够,做学术研究尚需积淀。二是灵,灵在调整。相关研究单位纷纷调整过去的落后研究方式,更加注重实证研究、风险研究、专业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传播研究、关联研究。三是短,短在数据。国内经济已经风风火火进入大数据时代,而用大数据服务“一带一路”才刚刚起步,优质数据极度匮乏。四是小,小在规模。在经过“一带一路”研究初期的智库野蛮生长之后,相关单位开始建立各种智库联盟,争取形成合力。但目前大规模、成体系、有影响的“一带一路”综合研究成果仍属凤毛麟角。五是快,快在反应。随着智库和公众号等的兴起,有关“一带一路”的研究性产品能够以最快速度传递给决策者和公众。

“一带一路”的研究与实践相伴相生,是中国学者学术兴趣与国家战略的契合,但仍难满足政策实践对智力支持的刚性需求,表现为:研究兴趣大,资料来源少;政策解释多,理论剖析少;文献研究多,实证研究少;情况介绍多,项目设计少;政策需求大,适用建议少。而《战略》出世,借着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势,有可能带动“一带一路”研究走向“厚、重、长、大、新”的新阶段:

一是厚,厚在学术性。80万字,30多位作者,历时3年,重点解决“一带一路”建设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质量与厚度成正比。二是重,重在权威性。刘卫东研究员领衔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团队,体现了学术权威性;政策权威性体现于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司的正式参与;有120年历史的商务印书馆承担发行,凸显出版权威性。三是长,长在战略性。《战略》以“一带一路”为截面,既反映了过去几十年开放发展研究的基础,又展现出着眼未来几十年的战略眼光。四是大,大在全局性。《战略》从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全球化的广度,结合内外两个大局,展开铺陈。五是新,新在创新性。《战略》提出,“一带一路”的理论基础是包容性全球化。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