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己学和彼学”,厚植“一带一路”民意根基

主持人:据两位观察,三年多来在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已经有哪些比较好的举措或机制?

赵磊:体制机制对于民心相通十分关键。如何将各国间松散态的民心沟通变得组织化、机制化、常态化?我们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分别来看。

中央政府及各个部委,比如说教育部、文化部等都已出台“一带一路”相关政策和规划。教育部制定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加快推进语言互通、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全面拓展深化教育人文交流等等。文化方面,一方面推动孔子学院继续在“一带一路”上精准发力,一方面开展联合申遗、合作研究与创作等等,都形成了一些好的机制。下一步应该考虑,如何根据沿线国家的需求开拓一些新的机制化的合作路径,尤其是利用这些机制吸引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

地方政府层面也有很多努力和实践。比如说我听说四川大学针对性地开展了“一带一路”领导力计划。,把沿线国家具有领导潜质的青年人吸引到四川大学来学习。

企业如何在从事商业行为的同时促进“民心相通”?应该自发滴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用有担当、有道义的企业文化和形象来通民心、解民忧。比如我在柬埔寨时遇到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它在经营之余做了两件事:打造服务当地的云数据中心;建立免费开放的青少年科技体验园区。现在,它很受当地政府和民众欢迎。这就是企业从自发到自觉,不断在人文交流上有所突破的实际例子。

翟崑:以我在教育行业的亲身体验为例,近年来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员会设立了专门的“一带一路”项目,各个高校都可以申请。北大招收关于“一带一路”国别区域研究的联合博士后,清华搞了亚洲大学联盟,专门培养“一带一路”研究人才……这都是通过机制推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具体举措。同时,高校学生也是人文交流的一大主体。例如,我的有些学生会自发地给国外政要、专家等写信,了解他们对“一带一路”的真实看法,还组织一些关于沿线国家及代表性人物的线上调研。这种自发的交流可能会越来越多,需要在一定的机制指导和约束下进行,从“星星点点”到星火燎原,这样,有温度、“能触摸”的民心相通就形成了。

主持人:“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而在心灵上下功夫殊为不易。在您看来,要促进民心相通、为“一带一路”建设厚植民意根基,有哪些具体的路径和抓手?今后应怎样更好地调动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性,“共建民心之桥,共促繁荣发展”?

赵磊:“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一种上下互动、全球互动的可能性,并且正在逐步变成现实。为了更好地与各国民意通达,中国人首先要学会“打通己学和彼学”,既全面掌握自己国家的文化,也学习国际社会的文化与传统,然后将这两者相互融合,更好地应用于跨文化交流。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的处理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15年10月,总书记带着很多中国企业家访问英国。他在发言中谈到:1616年,英国有一位文学巨匠去世了,这个人叫莎士比亚;同一年,中国有一位文学巨匠也去世了,这个人叫汤显祖。他被称之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两句话、一个类比,瞬间拉近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心理距离。这种讲述就很容易“通心”。

企业是不是也可以仿效这样的做法?讲个真实的故事。十八世纪时,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曾仿照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在伦敦修建宝塔。而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是郑和下西洋时的皇帝朱棣所建。今天,这座宝塔需要修葺,一家中国民营企业主动成立基金帮助修复,预计2018年对外开放。这条新闻当时在中英两国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可以想象,当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塔在中国帮助下重新焕发容光,观者定能时时感受到绵延传承的中英友谊。

这类例子告诉我们,民心相通需要“讲好故事”,也需要用行动“写好故事”“创造故事”。当我们自身展现出了开放包容、拥抱世界的诚意和能力,让其他国家感受到尊重感、获得感、舒适度,国与国、心与心之间的隔阂就会逐渐消融。“一带一路”不是中国居高临下规划世界,而是中国带头去融入世界、共同发展。从这个立场出发,用这个逻辑行事,“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便不是难事。

翟崑:“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但言语的诉说自有其力量。三年多来,我们为沟通民心已经做了不少实事和准备,政策设计也在逐步健全。下一步,应考虑怎样向世界各国更好地说明“一带一路”惠及民众这个本质,说明“五通”相关政策如何提升各国民生水平这个愿景,避免让各国百姓认为这个构想是政府之间的事,与己无关,从而影响积极性。

“用包容开放换取更多善意,赢得更多同道”

主持人:正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世瞩目。您认为论坛对于促进“民心相通”、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开展有何作用?您对“一带一路”未来建设有何期待与愿景?

赵磊:我相信此次论坛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史上一个重要节点。随着论坛的召开,国际社会一定能够达成对“一带一路”的更高共识,也会带动一批具体项目实施开展。同时,这么大规模的国际交流,本身就是“民心相通”的重要举措,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希望今后论坛能够机制化,以带动各个层面、各种类型的民心相通活动常态化、机制化。

我们应当考虑:国际友人齐聚北京、共商大计,当他们离开时,应该带走什么?我觉得应该是“一带一路”的理念、案例、情感触动。会议规模宏大,有的嘉宾没有签约、没有发言,但当他看到此情此景,内心已经产生一种与人分享的强烈冲动,产生一种更加牢固的认同,这也是一种成功。

举个小例子。有一次我在外开会,服务员看出我感冒了,就悄悄地把我杯中的绿茶换成了红糖姜水。几年过去,会议主题、地点早已忘记,但我始终记得这杯水,至今还有与人分享这种感动的欲望。这就是触动心灵的力量。

我常说一句话:文化是行走的经济,经济是可持续的美好,美好是认真展现的态度,态度是由内而外的文化。所以,回到“一带一路”,我们怎样把政策性的规划、有温度的故事、有预见的学理变成国际语言,浸透到国际友人们心里去,让他们随身带着走遍世界各地,这将是下阶段一个重要课题。

翟崑:关于“一带一路”的未来延伸,我总结了四个关键词:

总体框架。要随着深化建设新阶段的开启、“新版本”的诞生,规划好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总体设计;各司其职。民心相通涉及的范围极广,不能只冲着一个方向发力,各界都要立足定位,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百花齐放。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打造示范、树立标杆,引领各界对标先进、不断提升;入乡随俗。在“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交流中,要尊重对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习俗,用包容开放换取更多善意,赢得更多同道。

(光明智库、光明网联合推出;统筹:王斯敏、蒋正翔;主持:王斯敏;整理:王斯敏、赵凡;摄像:范子川;导播、剪辑:刘希尧;包装:张瑜)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