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尼斯北部的“蓝白小镇”西迪布赛伊德,当地人在制作手工艺品。新华社发

“一带一路”倡议契合了中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文化交流是其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实施“五通”工程,需要依托文化交流,包括文学、艺术、影视文化产品、新闻出版等,需要积极开展民间交往,如艺术交流、青年沟通、智库研究合作等。带有民间色彩的文化交流可以深入至政府外交触及不到的层面和角落,它有春风化雨的功效,能够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柔化、弱化一些固有的刻板印象,从而帮助各国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产生共鸣,消除国家间的误解和偏见。

于运全:文化在不同的群体中传播,需要进行编码和解码。通常,文化的接近性越高,互相交流和沟通就越容易;反之,沟通有效性就越低,成本也越高。“一带一路”的软力量建设值得重视,特别是“民心相通”需要营造相应的文化氛围。回顾历史,丝绸之路一直是文化交流与商贸往来的紧密结合,在中国文化进行对外传播的同时,沿线国家的优秀文化、艺术、理念也同步传入中国。在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相近有助于项目推进,跨文化的合作尤其需要重视研究当地的文化传统,注重发挥文化对于实现“五通”的柔性保障作用。

3.传播创新,增进理解、认同、亲近

●主持人:“一带一路”沿线民族众多、文化迥异,如何以文化交流的形式切实增进各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解、认同、亲近?请分享一些成功的经验或案例。

程曼丽:我们在与巴基斯坦当地民间机构交流时,主题紧密围绕“一带一路”特别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主动回应、深入解答他们的疑虑和问题。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先生在现场解读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巴基斯坦的益处,通过媒体传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有针对性、有意识地回答问题,释放诚意,是增进彼此认同和亲近感的有效手段。

  游客在丝绸之路上的敦煌鸣沙山骑骆驼。新华社发

于运全: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年轻人是当前文化传播中一个很重要的传播群体,他们普遍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并且偏见较少,应发挥他们的特别作用。例如哈萨克斯坦的22岁歌手迪玛希,参加了我国某综艺节目,他将中亚风情、俄语文化区的元素和流行要素结合在一起,在中国乃至中亚相关国家的年轻人群体中产生了积极影响。他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发表了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感受,通过哈萨克斯坦国家通讯社等中亚主流媒体得到广泛传播。这是一个很成功的文化交流案例。在文化传播中,我们应该找到这样一些解决传统痛点的案例,发挥年轻人和新媒体的力量,充分运用现代流行方式。

主持人:习近平主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切实推进舆论宣传,积极宣传“一带一路”建设的实实在在成果,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建设。二位如何看待媒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责任?媒体如何更好地传递与各国、各地区交往合作的正能量、好声音?

程曼丽:我国媒体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更多集中于“一带一路”政策措施出台、项目“走出去”等方面,对于落地效果则缺乏足够的反映。因此,媒体应加强转换性话语建设,加强符合所在国和所在地区具体情境的政策解释和传播,实现跨文化交流;加强修复性话语建设,各国对“一带一路”的期望与“一带一路”的落地效果间可能会有一些落差,我们应对此积极修复、完善;加强矫正性话语建设,对于已有的偏见和误解,负责任地把过去的故事讲好,把当下的工作做好。

于运全:媒体要如实地记录好、传播好“一带一路”建设进程,通过与沿线国家的同行开展合作,向世界讲好“一带一路”的理念和故事。

 4.瞩望盛会,传递共赢发展的智慧、信心和力量

●主持人:作为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会议,本次论坛不仅是务实有效的合作盛会,也将是“一带一路”的新起点。如何借此契机,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程曼丽:要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推进共建,增强各方行动的协同性。从国内看,“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多个部门,由不同的企业负责具体项目落实,所以需要中央加强统筹,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契机,增加内部的协同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国际社会看,很重要的是通过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共同作用,在更大范围内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增强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信心和力量。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