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8日是中美《上海公报》签署45周年纪念日。

45年前的这一天,经过连续几个月辗转北京、杭州、上海三地的艰难谈判,中美两国政府于尼克松总统对中国历史性访问即将结束前在上海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从而正式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上海公报》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石

《上海公报》是中美间第一份联合公报,与1978年12月16日双方同时发表的《中美建交公报》、1982年8月17日双方同时发表的《八一七公报》一道,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也为国际关系准则的发展沿革做出重要贡献。

《上海公报》的历史意义主要在于:

首先,解决了两国在冷战时期的相互战略认知问题,明确了共同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的任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找到了“反对任何国家在亚洲建立霸权或在世界范围内划分利益范围”这个最大利益汇合点和共识凝聚点。

其次,确立了中美两国相处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这些原则的确立为国际关系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国家和平相处的准则。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为如何处理台湾问题这一中美关系当中的核心难点问题奠定了基调。《上海公报》写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或军事设施。”

经中美双方艰苦谈判定下的美方措辞尽管带着其对在台利益的难以割舍,但终归廓出了处理中美关系中台湾问题的基本方向,设置了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论”的活动的两国交往底限。

第四,明确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目标,并确定民间往来和贸易、科技、文化、体育、新闻交流先行,保持官方沟通管道畅通。这样的思路在后来的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始终延续,为今天两国广泛领域合作做出了历史性的铺垫。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