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法润三晋 e法同行】从古建修缮到文明倡导 平遥古城里的“司法守护者”织密全方位保护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本网独家>

【法润三晋 e法同行】从古建修缮到文明倡导 平遥古城里的“司法守护者”织密全方位保护网

2025-07-25 15:17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7月25日讯 在山西省平遥古城内,有一处外观朴素又古色古香的法庭,集中管辖着涉古城文物、旅游、环境保护的刑事、行政、民事案件,以及平遥古城墙内的民事诉讼案件与执行案件。日前,记者跟随“全国网络普法行·山西站”采访团走进平遥县人民法院古城文化保护法庭(以下简称“古城文化保护法庭”),了解其近年来如何守护古城文化根脉。

平遥县人民法院古城文化保护法庭大门。中国网 吴晨笛 摄

2022年3月8日,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提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设立古城文化保护法庭,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加强对古城历史文化的保护力度。古城文化保护法庭在平遥县六小学旧址上建成,秉持“保持原貌、修旧如旧、统一协调”的原则进行修缮,于2023年4月21日挂牌并开始实质化运行。法庭运行以来,共指导诉前调解21件次,办理诉讼案件166件次,办结执行案件80件。

古城文化保护法庭注重对于古城整体布局和历史风貌的保护,例如古城内建筑物修建的高度、建筑材料、建筑外观、公共走道的走向和宽度等,都在古城保护条例的范围之内,也属于审判过程中需要提供保护的内容。近期,古城文化保护法庭处理了一起关于保护古民居的案件。古城南大街有一处院落倒塌,法庭迅速响应当事人诉求,与文旅部门和执法部门联系并主动配合,经过调解快速结案,双方当事人对赔偿金额达成了一致,房屋也很快修缮完毕。

庭长王辛英介绍:“法庭不仅保护有型的、可以看得见的古城,也倡导保护孝道、诚信、谦让等传统文化。”古城文化保护法庭在审理古城内物权和乡邻纠纷的过程中,注重倡导当事人以谦让的态度,在尊重历史原貌的情况下,合理合法合规地解决纠纷。此外,法庭在工作中还会主动走进企业,了解需求,并通过讲座等形式提升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法庭在建立之初,还曾在古城内的广场举行过大型的法律宣传活动,帮助百姓与商家提升法律意识。

诉讼服务大厅内,挂有与法律及法治精神相关的成语故事介绍。古城文化保护法庭供图

王辛英认为,古城文化保护法庭最重要的意义价值,在于通过一点一滴的行为提升大家对于古城和古城文化保护的意识。古城文化保护法庭立足自身审判职能的同时,积极参加古城文旅联系会议,与文旅部门、综合执法大队、一城两寺研究院、古城街道办及下辖居委会建立联络机制,通过联合法治宣传、共讲法治课、发出司法建议、共同研判等方式,实现对古城及古城文化的全时空、全领域保护。

古城文化保护法庭自建立以来,致力于延伸司法功能,发展新时代“枫桥式”经验,深度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开展法治宣传,主动送法上门,保护特色经营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法庭注重提升业务能力、特别是提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做好释法明理工作,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并通过选树典型案件,加强研究、总结经验,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引领示范效果。(吴晨笛)

编审:魏婧 王月博

【责任编辑:魏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