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多项法律草案将提请审议,明确行政拘留由公安机关处理
中国网6月23日讯(记者 张艳玲)6月24日至2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将在北京举行,会议将审议多项法律草案。
记者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23日举行的记者会上获悉,本次会议将审议治安管理处罚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海商法、法治宣传教育法、渔业法、民用航空法等多项法律草案;审议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草案的议案;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社会救助法、医疗保障法、食品安全法等草案的议案;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批准《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的议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黄海华介绍,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是第三次审议,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海商法修订草案、渔业法修订草案、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等均是第二次审议。
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三审),拟作六方面修改,包括:规范治安案件调解原则,遵循合法、公正、自愿、及时原则;做好与其他法律衔接,取消本法罚款条款,明确行政拘留由公安机关处理;新增禁止组织、胁迫未成年人在不适宜场所从事陪酒、陪唱等有偿陪侍活动;明确与反恐怖主义法适用边界;规范执法程序,明确“人民警察证”、扣押全程录音录像、严格“一人执法”条件等;新增治安违法记录封存制度。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二审),拟作四方面修改,包括:贯彻“反内卷”精神,增加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治理平台不正当竞争;明确市场监管部门职责,完善平台经营者处置义务;细化混淆类、数据权益侵害、恶意交易等行为认定标准;整治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提高行政处罚层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二审)拟作四方面修改,包括:明确与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的适用关系;完善管理指挥体制,细化县级政府报告程序和应急机构职责;规范应急预案制定、事件报告渠道及应急响应启动解除程序;强化虚假信息澄清和法律责任。
海商法(二审)拟作三方面修改,包括:增加船员劳动权益保障条款;衔接国际规则,缩短海上货物运输纠纷时效至1年,完善航次租船合同;优化旅客人身伤亡赔偿保险、托运人范围等规定,删去内河船舶参照条款。
渔业法(二审)拟作三方面修改,包括:新增渔业安全生产、转产渔民就业扶持及社会保障规定;明确娱乐性垂钓不属于捕捞作业,禁止违规垂钓并设罚则;完善禁渔区制度,将渔具准用目录改为禁用目录,规范没收船舶情形。
民用航空法(二审)拟作三方面修改,包括:充实民用航空制造业、低空经济发展支持措施;完善旅客运输合同条款、航班延误服务及承运人赔偿责任,衔接国际公约;增加开放航权规定,强化航空安全保障。
编审:蔡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