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看博鳌|中外人士谈南海问题:中国是南海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
3月27日,“点亮蓝色,共建‘和平、友好、合作’的南海”主题分论坛现场。中国网记者 李智 摄
中国网博鳌3月28日讯(记者 李智)3月27日,以“点亮蓝色,共建‘和平、友好、合作’的南海”为主题的分论坛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举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柬埔寨环境部国务秘书范恩·莫尼纳斯、 印尼外交部东盟总司长西达托·礼萨·苏约迪普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越南外交学院高级顾问阮武松、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印尼外交政策协会主席及创始人迪诺·帕迪·贾拉尔出席会议并围绕南海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陈晓东在致辞中表示, 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南海问题愈加突出。作为南海沿岸国,中国依据国内法和国际法坚决维护自身的领土和海洋权利。同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以实际行动维护南海和平,积极推进南海的和平发展,这充分显示了中国的善意和包容。未来,中国将继续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坚定捍卫本国主权安全利益的基础上,做南海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
在分论坛对话环节,范恩·莫尼纳斯敦促各国政府,应本着相互尊重、信任和友谊的精神携手合作,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南海愿景。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讨论发起和制定促进南海蓝色经济的专门伙伴关系,共同点亮蓝色,为所有国家创造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宝贵遗产。
西达托·礼萨·苏约迪普罗指出,对于南海问题,印尼和东盟始终坚持开放和包容的基本原则。 此次举行的关于南海主题分论坛,能够为促进地区的稳定和构建包容性秩序作出重要贡献。分论坛也是一个宝贵的平台,为促进南海地区海上和平和合作创新提供了思路。
郑永年强调,亚洲价值观非常重要,东盟精神也值得赞赏。大家求同存异,更要避开外部势力干涉。在过去四十年里,亚洲是世界上发展最快也是最为和平的地方,大家应当继续秉持“有事好商量”的原则,共同维护亚洲稳定发展的大局。
阮武松认为,东南亚国家应当吸取该地区的历史教训。他指出,近代以来,该地区没有享受过和平,只有冷战结束以后整个东南亚才拥有了和平,因此更应当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迪诺·帕迪·贾拉尔表示,近年来,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显著提升。但在南海问题上,仍有提升空间。值得肯定的是,东盟和中国之间在贸易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往来频繁,南海问题则单独讨论,这种处理方式能让双边关系整体保持稳定发展。
本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外交主题记者会阐述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时强调,过去一年,在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保持着和平稳定,仍然是全球航行飞越最安全,也是最繁忙的海域。中国与印尼就海上共同开发签署了政府间共识文件。中国与马来西亚启动了海上问题双边对话,中方已实现同南海当事国涉海机制性对话的全覆盖。实践证明,没有对话解不了的难题,也没有合作达不成的目标。
编审:王月博 蔡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