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评】美国又喊“狼来了”,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的故技重施
中国网评论员 文千字
当地时间1月6日,美国国防部再次出手,将腾讯、宁德时代等多家中国企业列入所谓“中国军事企业清单”(CMC),以相关中国企业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行遏制中国高科技和先进制造企业发展之实。
以所谓“国家安全”为借口打压中国企业,是美国的惯用伎俩,而这次将腾讯也列入“中国军工企业”清单,堪称美国泛化安全议题的“新突破”。腾讯是一家互联网科技企业,被定位为“军工企业”恐怕连腾讯自己也感到惊诧。近年来,从华为到中芯国际,再到如今的腾讯、宁德时代,美国不断强调“国家安全”遭到中国企业“威胁”,这种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的伎俩,不仅无助于提升美国的国家安全,反而会严重损害自身经济和国际信誉。
美方此举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损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利益。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宁德时代的电池被众多国际品牌抢购,腾讯云为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数百万家企业和开发者提供安全稳定的云计算服务。美国的制裁大棒砸向的不仅是中国企业,还有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对于美国本土企业来说,这种“挥刀自宫”式操作更为致命。供应链断裂,成本飙升,创新环境恶化,最终只能由美国消费者买单,他们不得不面对更贵、选择范围更小的产品,以及被拖慢的技术进步。而这一切,只为了疏解美国政客对中国技术发展的“被害妄想”焦虑。
此外,美方此种行为不仅在经济上拉下“铁幕”,还在道义上把自己推向孤立境地。试想,一个天天嚷嚷着“透明、公正”的国家,却靠不透明、不公正的行政命令打压别国企业;一直标榜自由市场和公平竞争的美国,如今却成了规则破坏者的代名词。这种双标操作,就是在给全球观众展示“大型信誉瓦解现场”。
将正常的商业竞争政治化,把中国的技术进步妖魔化,美方的“安全焦虑”只会损人害己。全球化虽遇逆风,但全球深度分工合作的大势不会改变。科技发展依赖于开放合作,“小院高墙”只会反噬自身发展,“泛化国家安全”的逻辑无视原则,本身就可“螺旋升级”。今天说中国企业是“威胁”,明天就可以把同样的伎俩套用到包括盟友在内的任何国家。即将上任的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近日就表示,“完全反对”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此前,拜登政府也下令中止该收购计划,理由正是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会给美国国家安全和关键供应链带来风险”。
面对恶意抹黑与无理制裁,中国企业和政府也进行了有理、有力的回击。此前被“拉清单”的禾赛科技、中微公司等中国企业已让美国国防部坐上被告席,展现了中国企业源于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的自信,也增强了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敢于亮剑、勇于维权的底气。
竞争与合作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在当今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竞争应当是推动合作深化的动力,而非成为阻碍合作的障碍。许多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的成功,不仅源于其技术的领先地位,更因为它们愿意与全球伙伴分享技术成果,促进跨国技术交流,携手共赢。近年来,无论是在5G、新能源还是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技术创新不断突破外界的质疑,已成为全球科技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中国将持续推动更加开放的合作战略,与世界各国携手并肩,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美方的打压措施只会激励中国企业在逆境中更加奋进,以更加卓越的创新和成就赢得国际市场的尊重与信赖。
冷战思维的老剧本已经过时,打压别国发展不会助力自身发展。发展源于合作,切断合作、阻碍发展才是真正的不安全。美方应放下偏见与敌意,与中国及其他国家一道,为构建开放、包容的全球经济环境贡献力量。一再上演打压别国发展的闹剧,只会向世界展示一个短视固执、野蛮霸权的美国形象。
编审:唐华 张艳玲 蔡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