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举行 聚焦“政府治理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网12月16日讯(记者 张艳玲)12月14日,由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为“政府治理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与会嘉宾围绕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展开深入研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为推进政府治理创新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创会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魏礼群表示,推进政府治理创新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本届论坛旨在深入研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治理创新的重大问题,为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会长李金华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断把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的效能;坚持问题导向,要奔着现实问题去,盯着突出问题改;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坚持把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要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坚持正确处理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成熟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龚维斌表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政府治理创新,要以破解现存体制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要深入研究如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健全;深入研究产权保护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制度、社会信用制度和监管制度,推动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更加完善;深入研究如何健全与新质生产力更适应的生产关系,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深入研究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回顾了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认识的重大飞跃,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坚强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六项原则;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首次从教育、科技、人才相互融合、互相配套的角度,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重申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防止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推进水、能源、交通等领域的价格改革;强调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强调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强调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马建堂强调,必须从拥护“两个确立”的政治高度,乘势而上,奋力攻坚,夺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胜利。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杨克勤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政府数字化改革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是政府治理创新的使命任务和责任担当。政府数字化改革已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选项,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和必然选择,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手段,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胡建淼认为,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促进行政执法改革。在推进行政执法改革进程中,政府要立足于服务思维、法治思维,要平衡综合执法与部门执法的行政执法权配置,要把服务下放、处罚上收,要减少人身罚、控制终身罚、规范财产罚。
论坛还发布了《行政改革蓝皮书(2024)》,包括国家篇、智库篇、地方篇、专题篇、机构篇五大系列。论坛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重点支持的学术活动,来自有关党政部门的负责同志,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院所等专家学者150余人参加论坛。
编审:蔡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