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本网独家>

伊以冲突会走向何方?

2024-10-29 09:0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韩建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

当地时间10月26日凌晨,以色列出动约100架军机对伊朗境内多个军事目标进行精准打击。此举是自10月1日伊朗对以色列本土实施导弹袭击后,以色列多次誓言报复后的结果。因此该行动被外界视为“靴子落地”。尽管以色列声称对伊朗实施了多轮打击,但很快即宣布“行动结束”。伊朗方面则表示“损失有限”,并称以色列的行为显然违反国际法,侵犯了伊朗主权,因而必将作出反击。

在以色列的报复性袭击后,外界普遍反应是“长舒了一口气”,甚至在伊朗国内也出现了罕见的轻松气氛。整体来看,这次袭击象征意味极浓——以色列并未对伊朗石油设施、核基地等关键要害部门进行打击,表明其并不想扩大事态,与伊朗爆发全面战争。然而,当球再次踢回伊朗一方,伊朗如何回应,又成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伊以冲突会走向何方?

从以色列的角度看,此次袭击距上次伊朗对以色列本土进行导弹攻击已有20多天,其打击范围与目标显然经过深思熟虑,尤其与美国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协调。外界普遍认为,以色列政府一直希望将美国拖下水,促使其直接下场与伊朗开战,但这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在乌克兰危机尚未结束、美战略重心转向亚太的背景下,美国已无力在中东再打一场战争。因此,以色列的利益并不能代表美国的利益,内塔尼亚胡与拜登的矛盾近期也走向尖锐化、公开化,反映出美以在彼此核心关切上的冲突。美国的压力是以色列在报复伊朗时保持克制的主要原因。同时,多线作战的以色列也较难对遥远的伊朗展开全面打击。

而从伊朗的角度分析,伊朗已做好两手准备来应对以色列的打击。一方面,伊朗发出严厉警告,让以色列明白若强力报复,将面临严重后果。伊朗在导弹报复以色列的行动中,也初步显示了其不容小觑的军事能力,甚至迫使以色列引入“萨德”系统来加强防空能力。另一方面,伊朗与以色列保持间接沟通,让对象知晓如果打击报复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那么伊朗可能会放弃进一步报复。这些策略也对以色列最终选择象征性报复发挥了作用。

另外,伊朗近期的外交斡旋也发挥了一定作用,特别是与多个阿拉伯国家加强沟通,如在向以色列开放领空问题上对部分国家施压,与沙特联合在红海区域展开军事演习等。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以色列对伊朗的打击。

因此,尽管伊朗声明很快将采取相应行动回应以色列,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挽回颜面,给国内民众一个交代。两国冲突演变为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短期内停战的希望仍然十分渺茫,双方势必还要在浓厚的敌意氛围中继续博弈,未来有限度的军事互殴应还会发生。这对双方的综合国力、民心向背及地区与大国博弈都是考验。

总体来讲,自去年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相关各方对战争的态度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在继续战争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多少收益的情况下,包括以色列与伊朗在内的各方都希望能够体面地结束冲突。

如何体面地结束冲突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因为当双方都认为对方袭击本国是一种侮辱时,必然要作出回击——不论回击是象征性的还是实质性的。这使得双方陷入“报复”循环。同时,另一个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是,当前美国大选已进入最后阶段。若特朗普胜选,他对伊朗的极端仇视,有可能会刺激以色列升级与伊朗的冲突,那么伊以之间的冲突短期内更不会终结。

编审:高霈宁 蒋新宇 蔡晓娟

【责任编辑:蒋新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