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本网独家>

祖国完全统一大势无法阻挡!@赖清德,谋“独”终成空想

2024-10-12 09:05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10月12日讯 (记者王月博)兜售“祖国论”、鼓吹“新两国论”……近期,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在多个公开场合发表奇谈怪论,其粉饰“台独”底色、宣扬分裂主张、煽动两岸敌意对抗的政治野心昭然若揭。

上周,赖清德在台北参加某活动时声称,“就年纪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绝对不可能成为中华民国人民的祖国,反倒是中华民国可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5岁以上民众的祖国”,“如果有人要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快乐,切勿用祖国两字……”;10日,赖清德在发表所谓的“双十”讲话时强调“台湾主权不容侵犯或吞并……”

赖清德的丑陋言行再次引起大陆和台湾各界的强烈批驳,国际社会也普遍表示并不认同。

10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指出,这充分表明,赖清德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充斥对抗思维、不断挑衅滋事,蓄意加剧两岸紧张局势,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

同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赖清德的讲话蓄意割裂两岸历史联结,重弹“互不隶属”“坚持主权”等论调,变换花样贩卖“台独”谬论,再次暴露其冥顽不化的“台独”立场,暴露其为谋取政治私利不惜推高台海紧张局势的险恶用心。

台湾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是铁铮铮的事实。53年前,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台湾地区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明确不存在“两个中国”,不存在“一中一台”。

岛内各界痛批赖清德“逻辑混乱”“精神错乱”“荒唐至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表示,“台独”是走不通的路,会造成台湾困境,更被国际社会共同反对。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在其脸书上写道,赖清德主张“新两国论”,追求“台独”路线,将把台湾2300万人带向险境。他强调,台湾和大陆“并不是两个国家”,可以和平共处。但赖清德提出“新两国论”,引发台海紧张,全球严重关切,“他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麻烦制造者”。他呼吁赖清德,悬崖勒马,以全体台湾人民幸福为念,放弃谬论,别为个人意识形态,让台湾陷入险境,否则就对不起台湾人,就不配再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更是以拒绝出席有赖清德参加的活动,表示其反对赖清德错误言行和“台独”的立场。

台湾民众纷纷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表达对赖清德的不满与失望。有台湾大学生表示,赖清德显然没有操作两岸关系的能力。

《中国时报》发表文章指出,民进党当局欲将台湾上升为“国家”,以此进行认知战,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一方面是激化台湾内部的认同分歧与政治对立,一方面踩踏大陆坚持的主权与领土不容割裂原则。由此而造成台湾纷扰不安的政治冲突,亦使两岸陷入兵凶战危边缘。

文章分析指出,从土地、人口与综合实力上看,台湾无法与大陆匹敌,但民进党当局却不断挑衅大陆,赖清德甚至摆出不惜一战的态势,声称“以实力确保和平”。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民进党当局对抗大陆的所谓“实力”是确信美国对台湾地区的支持坚若磐石。

事实上,试图利用台湾问题,遏制中国发展是美国一些政客想要实现的最终目的。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在重大问题上做出的决定往往基于两个层面,一是美国政治层面,二是美国民意。

对美国而言,今年的大选无疑是头等大事。外界普遍认为,在新一届政府正式履职前,美国政界无心将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更何况美国正逐渐在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的俄乌冲突和愈演愈烈的中东局势中失去绝对的控制力。而根据美国知名智库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于10月8日公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假设“台海发生战争”,58%受访者反对美国军事介入台海,反对人数超过历年。

赖清德的荒谬言行,进一步加剧美国对其是否有能力处理好两岸关系的担忧。《华盛顿邮报》批评赖清德“挑衅程度高于台湾地区前领导人蔡英文”。美国主管东亚与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公开强调,美国长期以来的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美国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不支持“台独”,期待两岸分歧得到和平解决。

由此,不难判断出赖清德“倚美谋独”仅是空想,实际上根本行不通。《中国时报》甚至认为,如果赖清德执迷不悟,最终将使台湾陷入乌克兰般满目疮痍与生灵涂炭的悲惨境遇。

在美国再次表示不支持“台独”后,在万象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的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10日在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会见中强调,“日方在台湾问题上坚持《日中联合声明》所确定的立场没有改变”。

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既是客观事实,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无论赖清德当局说什么、做什么,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历史的车轮谁都无法阻挡。”

编审:蔡晓娟

王涵、李建文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刘峻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