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本网独家>

波音问题的症结不在工厂生产线上,而在董事会里

2024-06-24 17:27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朱瞻良 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近日,美国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举行“波音破碎的安全文化”听证会。参议员理查德•布卢门撒尔主持听证会,波音CEO卡尔霍恩参加此次听证会。另外,两起737MAX空难遇难者家属也到场参会。这对波音来说,注定是一场“血雨腥风”的听证会。

听证会进行前,参议院调查小组公布了又一个波音问题“吹哨人”山姆•莫哈克的举报声明,指控波音管理不到位,使不合格零件可能被装在波音飞机上。“吹哨人”声称,他向波音管理层通报相关情况后,很快就遭到警告,要求他不得继续讨论相关事宜并威胁要解雇他。而参与质询的美国参议员也是火力全开,拿出多人的证言,指控波音系统性对“吹哨人”进行打击报复。面对如山铁证,卡尔霍恩不得不在听证会上公开承认波音管理人员存在恶意打压“吹哨人”的情况,这也是波音首次承认这一行为。

此外,听证会上,多个参议员连番炮轰波音长期以来存在的种种问题:对机身质量问题视而不见;将不合格件装在飞机上;刻意削减质检环节,无视发现的质量问题;在2019年737MAX空难之后并未吸取教训依然我行我素。

而卡尔霍恩在面对参议员乔希•霍利的提问时,更是强调其对波音安全纪录感到骄傲。作为公司掌门人,卡尔霍恩对波音过去几年所犯的错误(737MAX空难、空中飞门事件等)以及被发现的问题(生产线质量管理问题)毫无悔意。由此可见,波音的问题出在其包括董事会在内的领导层,波音的安全文化与企业战略出现了巨大问题。

在20世纪波音的黄金时期,主导波音的是工程师文化,整个波音的目标是“造出最好的飞机”。而到了21世纪,随着波音与麦道完成合并,华尔街金融资本进入波音董事会,使波音领导层的价值取向从“产品优先”变成“利润优先”。这导致波音从一家立志于“制造最好飞机”的企业,变成“给股东创造最大利润”的公司,由此导致的是,过去二十多年来波音不断在玩金融游戏,使其财务报表更好看,让股东们更满意。

波音作为一个制造业企业天然就是重资产运作,利润率并不高。但追求报表好看的董事会决定将大量的生产和制造部分剥离出售,只保留飞机设计和总装,达到“轻装上阵”目的。把这些“吃力不讨好”的制造部分剥离后,再用外包模式降低成本,由供应商负责制造。原本制造飞机机身的波音威奇塔工厂就在2005年被出售,变成势必锐公司,并作为供应商继续为波音生产机身。波音只需要获得价格更低的机身成品就行了,至于势必锐生产的机身质量是否合格,那就不是现在的波音所关心的了。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最终导致今年年初阿拉斯加航空737MAX9“空中飞门”事件,以及在后续调查中发现的大量违规行为。

今年3月,美国FAA对波音公司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波音89项产品审查中33项未能通过,总共出现97个涉嫌违规问题。其中,势必锐公司的13次产品审查,竟有7次不合格。甚至检查人员还惊恐地发现,生产线上的工人用洗洁精当润滑液来安装舱门,用酒店房卡来测量安装缝隙。而这恰恰反映出波音为“降本增效”只管压低供应商价格,却丝毫不管生产质量的问题。

波音在过度金融化过程中透支了未来。2013年到2019年间(737MAX连续发生两起空难),波音一共耗资434亿美元进行23次股票回购以抬高股价取悦股东。在737MAX第二起空难发生后的2019年6月,波音依然掏出26.5亿美元的现金进行股票回购,装作一切如常。多达434亿美元的资金用来抬高股价,而这笔钱足以研发三款全新的飞机。新机型研发的断档,使波音面对空客的A320neo飞机时毫无应对措施,没有能与之匹敌的新机型。于是波音只能把20世纪60年代研发出来的畅销机型737升级为737MAX。

在听证会上,卡尔霍恩多次站起并向听众席上两起737MAX空难的家属道歉,但是道歉有用吗?这一幕早在2019年就已上演过了:气势汹汹的参议员、谦卑的波音CEO、愤怒的家属。时过境迁,波音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在5年后又搞出“空中飞门”这样更大的丑闻。

波音的问题不在工厂的生产线上,而在波音董事会里。对美国政府来说,开再多的听证会也不能从本质上解决波音问题,需要抛弃“网开一面”的想法,真正对波音采取行动,施加令其痛彻心扉的惩罚,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罚酒三杯”。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