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本网独家>

内塔尼亚胡解散战时内阁凸显以内部分歧严重

2024-06-19 15:1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朱兆一 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世界经济系副研究员

6月17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突然在安全内阁会议上宣布战时内阁正式解散。虽然事先并没有征兆,但这项举动仍在外界预料之中。8天前,三个内阁部长中的前国防部长、中左翼党派领袖甘茨,因不满内塔尼亚胡的领导而辞职,并要求提前大选。之后的战时内阁只剩下内塔尼亚胡自己的人,外部还有几个宗教政党领袖强烈要求加入,与其这样,还不如将内阁解散了之。

右翼压力是解散主因

战时内阁是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后,内塔尼亚胡应以色列主要反对党——国家团结党领袖甘茨的要求成立的。双方在数天的谈判后达成共识,并组建了战时的国家最高决策机构,甘茨也顺势成为政府的“二号人物”。第三号人物则是内塔尼亚胡的亲信,现任国防部长加兰特。此外,战时内阁还设有3名观察员——分别是内塔尼亚胡的两名亲信德默尔、德里,和曾任总参谋长的甘茨亲信埃森科特。凭借着人员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内塔尼亚胡对战时内阁起着主导性作用。

甘茨在9日宣布退出战时内阁后,内塔尼亚胡预计不会再设立新的类似机构来作出国家的战时最高决策,而是由他和国防部长加兰特、战略事务部长德默尔,以及其他少数几个相关官员就作战问题进行临时磋商并做出关键决定,再交由安全内阁最终批准。

甘茨的退出只是内阁解散的导火索,其深层次原因是极右翼势力对内塔尼亚胡执政的重大干扰。其中,来自右翼宗教政党的国家安全部长格维尔与财政部长斯莫特里奇的影响最大。这两位部长从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开始就一直鼓吹要对加沙实施彻底管控,甚至要求将整个约旦河西岸都纳入以色列的监管。在甘茨退出战时内阁后,他们更是直接要求入阁——内塔尼亚胡自然不能同意。但是他又不能完全忽视这些宗教党派领袖的要求,因为他手里的64个国会席位中有近一半来自极右翼政党。对内塔尼亚胡来说,与其让他们天天不停争取要求加入内阁,不如直接解散来重新把握主动权。

内阁的解散还与以色列国防军在16日的异动有关。国防军当天宣布在加沙南部一条物资运输路线附近实行“战术性休战”,以便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出入。此举受到国际社会欢迎,但内塔尼亚胡声称,他事先对此“一无所知”,并批评此举“不可接受”。内塔尼亚胡在当天的内阁会议上抱怨,自己的决策有时会遭军方否决。他强调以色列是有军队的国家,而不是有国家的军队。既然自己以战时内阁总理的身份也不能让军队完全服从,还不如就此解散内阁。

美国通过停火协议施压以色列

就在甘茨退出战时内阁的第二天,联合国安理会以高票通过了美国主导的停火协议,要求在加沙地带实现“立即、全面和彻底”的停火,并尽早结束持续8个月的巴以冲突。该停火协议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实施“立即全面彻底停火”,以军从加沙地带所有人口聚集区撤出;哈马斯释放妇女、老人和伤员等部分被扣押人员,并归还部分遇害人员的遗体,以色列释放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第二阶段,哈马斯将释放剩余被扣押人员,以军全部撤出加沙地带。第三阶段将开启加沙地带的大规模重建计划等。

美国的停火协议虽然表面上得到了哈马斯和以色列的共同认可与支持,但是进入实施阶段两方又都提出了一系列附加条件,让该协议名存实亡。正在中东斡旋巴以冲突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哈马斯未明确同意美方提出的停火协议,并提出大量修改意见,而其中仅有部分可接受。布林肯也一再敦促以色列继续严格控制加沙战火范围,确保人道主义物资进入该地区。

内塔尼亚胡当然明白美国对于停火协议的重视,但是以色列的问题再次回到极端右翼宗教政党。他们已经对内塔尼亚胡发话,一旦同意美方的停火协议,他们就立刻从内塔尼亚胡领导的联合政府撤离,让联合政府瞬时垮台。这无疑是内塔尼亚胡不可接受的,因为现在开启政府大选无异于宣判自己政治生命的结束。他的上上策应该是等待战事出现转机,特别是在人质解救方面获得重大进展,然后再默默等待特朗普在11月美国大选中可能的胜出。

黎巴嫩真主党可能是下一个麻烦

进入6月以来,以色列与真主党之间的冲突有所升级。真主党在6月12日向以色列北部发射了超过160枚火箭弹,造成了多处火灾和基础设施损坏。这次攻击是对以色列前一天在南黎巴嫩空袭中杀死真主党高级指挥官塔莱布•阿卜杜拉的回应。

以色列领导层对于真主党的攻击采取了较为强硬的回应,包括威胁再次入侵黎巴嫩,大规模消灭真主党有生力量等。但是这种升级的可能性也受到联合国、欧美的限制,因为开启北方战事无疑是任何一方都无法承受的。

但是在六月中下旬北方冲突仍然可能会升级。有消息表明,以色列在持续往北部边境增派兵力,甚至以色列政府私下已经和黎巴嫩政府通气,宣称在真主党扩大对以色列领土打击范围的情况下,以色列地面部队可能进入黎巴嫩领土。

总之,以色列战时内阁的解散,凸显了以色列领导层内部的深刻分歧,也正在对以国内治理和更广泛的中东地缘政治格局构成风险。在国际方面,像甘茨这样的温和声音退出政府,可能会使以色列在冲突中的立场变得更加强硬,从而导致巴以冲突升级。双方战事持续到美国大选的可能性在逐渐增大。

编审:高霈宁 蒋新宇 张艳玲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