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本网独家>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重启:加强务实合作符合三方利益

2024-05-25 22:3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杨丹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5月26日至27日在韩国首尔举行,这是峰会在中断四年多之后的再度启动。过去四年里,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叠加地缘政治纷争的干扰,中日韩合作机制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当前,在国际和东亚地区,疫情后经济发展和安全治理都面临一系列复杂、尖锐的挑战。可持续发展问题及领土边界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供应链安全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中日韩三国更需要发挥作为东亚合作“火车头”、地区安全“稳定器”及地区热点“减压阀”的重要作用。

中日韩均有重启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强烈意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5月23日指出,中方期待此次会议为三国合作注入新的动能,更好实现三国互利共赢。中方愿同日方、韩方一道,落实《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等重要共识,“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韩国方面,作为中日韩峰会轮值主席国和联合国安理会6月轮值主席国,韩国迫切期待中日韩领导人峰会及早举行。韩国战略界人士对峰会举办予以高度评价。韩国国家安保室第一次长金泰孝指出,中日韩三国首脑峰会将成为彻底修复三边合作机制的重要转折点。韩国国立外交院院长朴喆熙5月24日在发表于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的一篇文章中指出,首尔中日韩首脑峰会将成为一个良好平台,为缓和中美紧张局势发挥积极作用。朴喆熙还表示,会议将成为三国恢复互信、加强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并为缓解紧张局势、巩固三边和双边关系奠定基础。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5月24日接受共同社专访时指出,中日韩三国对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共同负有重要责任。岸田文雄称“希望坦率讨论,就在广泛领域推进面向未来的实务合作达成一致”。岸田文雄还表示,力争使约4年半来的首次中日韩首脑会谈定期化。

总体上看,尽管韩日关系、中日关系和中韩关系近年来先后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下滑和倒退,但中日韩三方均展现出为促进东亚经济发展和维护战略稳定而重视中日韩合作机制的诚意和姿态。中日韩领导人峰会,有助于加强战略沟通,管控纷争,建立互信,缓解地区内阵营对立,并朝着实现有效地区治理的正确方向前进。在此方面,中日韩三国已经形成共识。

同时,中日韩合作已初步完成机制建设,具备进一步推进机制化合作的条件。过去25年里,通过对国际范围内成功的区域合作实践经验的借鉴创新,中日韩已经建立起以领导人会议为核心,以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和70多个工作层机制为支撑的合作体系,被公认为东亚地区机制化程度最高、覆盖领域最广、内涵最丰富的多边合作架构。这也为中日韩合作的提质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中日韩首脑会议举办之前发布的信息看,首脑会谈设定了6个领域的议题,具体为促进人员交流往来、推动科学技术数字化转型、协力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公共卫生和老龄化问题、推动经贸合作发展、灾害应对和安全保障,有助于引领三方为东亚合作“赋能”,开展务实合作。

在三国领导人峰会举办前,预先进行双边层面的会谈,有助于三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坦诚沟通和交流。对于中韩、中日及韩日三对双边关系的改善,也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韩日之所以积极促成三国首脑峰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摆脱近期内政困局,争取外交得分的考虑。在如何破解东北亚安全困局和构建地区秩序、实现自由公正的地区和全球治理方面,中日韩存在着不同的理解。美日韩同盟机制的强化,也不可避免地对中日韩合作形成牵制。在部分涉及地区安全的重大、敏感议题上,中日韩要形成共识及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存在较大困难。

目前,韩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是权宜之计还是长久战略安排,尚待时间的检验。但超越地缘政治纷争、务实合作,符合中日韩三方的利益。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

【责任编辑:李平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