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本网独家>

检护民生丨如何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甘泉县检察院在实践中找到了答案

2024-05-25 13:4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5月25讯(记者蒋新宇)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频频示警。2023年6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指出,从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情况来看,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实质上是社会化过程中受家庭、社会等多方面消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何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和复杂的“病因”,甘泉县检察院在实践中找到了答案。

5月23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联合组织的“检护民生·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媒体走基层看检察采访团来到甘泉县检察院,实地调研该院未检办案区。

据悉,甘泉县检察院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打造特色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区,挂牌成立甘心“未”你未检工作室和心理疏导室,落实办案设备和人员,成立专门的办案团队,细化责任,分工明确,以案件为中心,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同时,甘泉县检察院还联合县妇联成立“妇女儿童维权岗”设立维权工作办公室,确定专人负责维权事宜,建立以维权岗为信息交流中心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合作机制,在法律服务、法治宣传、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形成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网络。

在家庭教育端,甘泉县检察院通过多部门联动,合力落实监护责任,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临界预防工作中“发起者、协调者、督促者”作用,及时开展社会调查,寻找帮教切入点,与县妇联、校方领导、派出所民警及心理咨询师联合家访,向监护失职的家长制发“督促监护令”9份,并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樊九平、县妇联副主席、派出所民警、心理咨询师对《督促监护令》进行公开宣告送达。将监护监督贯穿案件全过程,杜绝督促监护令“一发了之” ,与当事人、县妇联签订帮教协议,由县妇联副主席每个月进行走访联系,建档跟踪,与检察院开展观护、帮教工作,通过司法干预督促监护人履职尽责,推动问题家长“回炉”、缺位家长“归位”。

图为甘泉县教科体局副局长陆勇接受现场采访,介绍甘泉县检察院与学校法治共建工作开展情况

在校园教育端,甘泉检察院全力跟进落实最高检“—号检察建议”,围绕校园欺凌、性侵害、溺水、毒品危害、网络犯罪等热点问题,把纸面上的法律、案例转变成未成年人心中的法、生活中的法,帮助青少年系好第一颗“法治纽扣”。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13次,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2次。在全县20所中小学设置“检察官信箱”,畅通拓展学生反馈问题的渠道,检察官定期打开信箱,收集并解决问题。

同时,甘泉检察院也注重“双向”保护,既注重教育挽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又注重保护被害未成年人。针对未成年涉罪案件频发现象,甘泉检察院联合妇联共同聘请两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共对9名未成年人嫌疑人、被害人、未成年证人及家属开展20余次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全力帮助未成年人嫌疑人、被害人重建健康心理,顺利回归社会。

【责任编辑:唐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