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弗格森:做好互联网信息传播 赢得年轻群体的“心”
中国网11月9日讯(记者 彭瑶)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网络传播与文明互鉴”论坛11月9日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枕水厅举办。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在全球文明倡议指引下,把握数字技术发展机遇,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大意义、深远影响和有效路径,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凝聚广泛共识。
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中国政府友谊奖、首届兰花奖获得者大卫•弗格森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部分发达国家民众对中国的误解能够通过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来消除,但基于无知和偏见、人为制造的、根深蒂固的敌意,就必须在感情和潜意识层面做工作。
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中国政府友谊奖、首届兰花奖获得者大卫•弗格森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网络传播与文明互鉴”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
一项美国独立民调机构的调研显示,年轻群体对中国的态度相对更加积极。“当下,年轻群体越来越多通过线上平台,即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获取新闻和信息。”弗格森将互联网视为重要的“民心争夺战”战场,“中国应该用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构建自己的国际传播策略,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互联网。我们应该用好互联网,在年轻人被挑起对中国的敌对情绪之前,抓住机会‘化敌为友’。”
弗格森认为,中国与外国受众的沟通存在语言隔阂,同时,对于从宽容谦逊、知节守礼的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而言,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争辩并不容易。但是中国并非孤立无援,一些英语母语者或者有语言背景的人愿意并且能够与反华声音正面交锋,如阿诺德·贝特朗、安柏然等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就非常活跃且具有一定粉丝基础。
弗格森呼吁协调统一,凝聚力量,“我们所产生的合力将超过我们个体力量之和。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的优势之一,中国曾借此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我相信这也将是中国在互联网舆论斗争中赢得年轻群体民心的制胜法宝。”
编审:魏婧 蔡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