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本网独家>

这个春天,中国上演“魅力外交”,给世界带来宝贵的确定性

2023-04-25 08:0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3月10日,正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

这一天,从中国首都北京发出了一个让世界为之轰动和惊喜的消息:在中国斡旋下,沙特和伊朗从3月6日开始,在北京经过5天的对话,于3月10日达成协议,实现了历史性和解。

当时,举世瞩目的中国两会尚在举行。这一“突如其来”的外交惊喜,让世界对于当时即将产生的新一届中国政府将带来怎样的新作为新气象充满了期待。

实际上,不仅仅是沙伊“北京和解”, 随着新冠疫情形势趋于缓和,中外交往有序恢复,这个春天,中国外交做出了一系列尽显中国智慧的行动,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到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法国总统马克龙、巴西总统卢拉等多国政要的密集访华;从《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的发布到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到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的相继举行……,令人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

这是中国外交的春天。

正如中国外交部长秦刚3月7日在两会记者会上向世界宣告的那样,中国外交已经按下“加速键”,吹响“集结号”!

“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当前的世界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持续三年多的新冠疫情虽正逐渐消退,但世界经济疫后复苏乏力;乌克兰危机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各种“脱钩论”甚嚣尘上,全球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中国对此的判断是“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

报告就此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同时,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今年的3月23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周年。

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前夕,习近平主席先是于3月15日,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时宣布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

加上此前已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和实践路径已得到极大丰富,成为应对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可行方案。

随后不久,习近平主席即远赴俄罗斯,开启了他连任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

这是一次全球瞩目的出访。

十年之前的3月23日,习近平主席正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首次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当地时间3月2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普京在乔治大厅为习近平举行隆重欢迎仪式。这是两国元首紧紧握手,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百年变局下的“中流砥柱”

2023年3月20日至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了国事访问,拉开今年中国元首外交的帷幕。

秦刚表示,2013年习近平就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就来到莫斯科。时隔10年,习近平主席再次将俄罗斯作为新任期出访首站,这绝非偶然,而是深思熟虑后作出的政治决断。

在中国看来,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大背景下,中俄关系如何发展关乎全球战略稳定与安全,关乎未来世界格局演变。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在访问前夕分别发表署名文章,不约而同将中俄战略协作称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中流砥柱”。

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就相关重大问题进行长时间深度战略沟通。习近平指出,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演变。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大国,中俄责无旁贷,应该共同努力,引导和推动全球治理朝着符合国际社会期待的方向前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中俄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对下阶段两国关系发展和各领域合作做出规划和部署。

“此访时机特殊、背景复杂、意涵丰富、成果丰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国内发展大局和外交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凛然风骨和促进世界和平的宏阔胸怀。”秦刚这样总结习近平主席俄罗斯之行。

对于习近平此次俄罗斯之行,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是全球地缘政治中影响深远的大事,将为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注入更多稳定性,有助于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劝和促谈,中国展现大国责任担当

3月17日,习近平访俄的消息公布后,吸引了全球极大的关注。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中国成功斡旋沙伊和解,让世界对习近平俄罗斯之行能否推动解决乌克兰危机产生巨大期待。

沙特和伊朗是中东地区的两个主要大国,因历史问题、地缘政治等一系列复杂因素而长期对立,被称为“中东宿敌”。调节他们之间的矛盾一直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中国做到了。

当前,乌克兰危机持续一年有余,不仅给冲突双方带来巨大伤亡和苦难,也对遭受三年多世纪疫情的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已成为足以影响世界格局走向的全球性危机。国际社会各方虽对此忧心忡忡,却至今仍无解决良策。

尤其让人惊诧的是,面对此危机,美国等一些国家出于地缘政治之目的,不但不劝和促谈,反而向冲突一方输送大量武器,极尽“拱火浇油”之能事。

与其相反,中国则一直主张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一直在劝和促谈。近期中国更是动作频频,以实际行动印证其大国责任担当。

2月24日,乌克兰危机爆发一周年之际,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提出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12条主张。

3月16日,秦刚同乌克兰外长库列巴通电话。库列巴表示中方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体现了推动停火止战的诚意,希望同中方保持沟通。

然后便是习近平主席此次的俄罗斯之行。中俄元首于3月21日共同签署联合声明,强调通过和谈解决乌克兰危机。

联合声明指出,俄方重申致力于尽快重启和谈,中方对此表示赞赏。俄方欢迎中方愿为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积极作用,欢迎《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中阐述的建设性主张。

此后,习近平主席在与多位来访的外国政要会谈中,与对方就乌克兰危机交换意见。

3月31日,习近平在会见来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开幕式并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时,双方就乌克兰危机交换了意见。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访华期间,习近平更是先后在三个场合谈及乌克兰危机:

4月6日,习近平在北京与马克龙举行会谈期间,就乌克兰危机交换了意见,会谈后双方共同会见记者,习近平表示,中方愿同法方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发出共同呼吁;

同日,习近平同马克龙、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三方会晤期间,三位领导人就乌克兰危机交换了意见;

4月7日,习近平与马克龙在广州举行非正式会晤期间,继续就乌克兰危机等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4月14日,习近平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巴西总统卢拉举行会谈期间,亦就乌克兰危机交换意见,并决定就此保持沟通。

可以说,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中国一直在并且将继续不懈努力。

4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巴西总统卢拉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卢拉举行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中法元首白云山下纵论千年兴替

欧洲作为世界重要一极,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期,中欧高层交往频密,来华访问的欧洲政要纷纷表态反对“脱钩论”。中欧各领域交流、对话、合作全面重启,预示着中欧关系正迎来暖春。

3月30日至31日,将于下半年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访华;4月5日至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联袂访华;4月14日,德国外长贝尔伯克来华参加第六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

其中,最为世界关注的是马克龙对中国的国事访问。马克龙在访华期间做出的关于“欧洲战略自主”的表态,在欧美各国引发极大的反响。

同中国一样,法国向来有坚持独立自主外交的传统。近六十年前,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法国成为首个同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当时这一事件犹如“外交核爆炸”,震惊世界。

4月6日,习近平在同马克龙会谈时表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深刻的历史之变,中法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具有独立自主传统的大国,作为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坚定推动者,有能力、有责任超越分歧和束缚,坚持稳定、互惠、开拓、向上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大方向,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马克龙对此回应说,法方坚持独立自主外交,主张欧洲战略自主,反对搞对立分裂,反对搞阵营对抗。法国不会选边站队,而是主张团结合作,大国关系保持稳定。法方愿同中方保持坦诚深入沟通,增进互信,求同存异,开放合作。法方愿积极推动欧中关系发展。

中法两国元首一致同意,相互支持、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中法要继续支持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携手应对各类全球性挑战。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一天后,两国元首“移师”广州,在白云山麓的松园再次相聚畅谈。这一次是非正式会晤。

在美丽的岭南园林,中法两国元首听《高山流水》,论千年兴替。

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100多年前,就是在这里打开了近现代中国进步的大门。40多年前,也是在这里首先蹚出来一条经济特区建设之路。当前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在广州正积极推进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势必也将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这个近代以来对中国有着独特历史意义的城市,习近平向马克龙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核心要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做了详尽描述。其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

昔日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高山流水遂成知音代称。千载之下,不知马克龙是否善解知音,明白中国这一安排的良苦用心?

4月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广东省广州市松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非正式会晤。这是两国元首在白云厅欣赏古琴演奏。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中国为不确定的世界带来确定性

当前,乌克兰危机面临延宕升级,全球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个别国家热衷于搞“脱钩”,世界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约75%的全球企业领袖将“不确定性”视为2023年的最大挑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氛围下,中国相继举办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利用这两个平台,发出将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号,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发展的确定性。

3月25至27日,以“经济复苏:机遇与合作”为主题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主席向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致贺信中指出,“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中国将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各国各方共享制度型开放机遇”。

3月28日至31日,以“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在海南举行。

国务院总理李强发表主旨演讲,中国再次强调将坚持改革开放,让各国分享中国发展红利。

李强说:“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都将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既为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也让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和红利。”

中国的承诺,为这个不确定的世界带来了宝贵的确定性。


作者:刘峻凌

责编:蔡晓娟 王月博


【责任编辑:蔡晓娟 王月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