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6月29日讯(记者 吴佳潼)今年4月,一段《新疆村民含泪送别驻村干部》的视频火爆网络。视频中,维吾尔族村民泣不成声,紧握着一名驻村干部的手久久不肯松开,而这名干部早已红了眼眶,嘴中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

视频中的驻村干部叫陈诚,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驻和田皮山县乔达乡巴什拉克比纳木村的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在陈诚的带领下,这个小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曾经贫困落后的村子,变成了 “标杆村”“示范村”和“微笑村”。4年时间,陈诚和队员们坚持不懈地拼搏努力,以共产党员的担当和情怀改变着这个小村,一步步带领村民走出了贫困。

陈诚带领党员们宣誓。受访人供图

使命

驻村是使命和责任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1972年,陈诚出生在河南信阳的一个农民家庭,1995年参军,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年转业到自治区宣传部工作。

陈诚的内心一直有个愿望,他想回到农村去。2017年,他主动申请参加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告别了乌鲁木齐的家人,来到了1600多公里以外的巴什拉克比纳木村,陈诚成为了一名驻村第一书记。

“我在农村出生,我热爱那里的土地和人民,驻村对我来说是历史的选择,是使命和责任,我责无旁贷。”在陈诚看来,驻村之所以用“驻”字,是有一种使命在里面,“就像扎根一样,驻在那个地方,将‘堡垒’逐个攻破”。

驻村伊始,陈诚发现诸多问题,村干部不作为、党员起不到带头作用,村民对村“两委”颇有微词。改变基层党组织的软弱涣散,强建基层党组织成为陈诚的首要任务。

“村支部必须跟党一条心”,陈诚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建立了 “一帮一、一起干”机制,由5名工作队员结对帮扶5名村干部,一对一教语言、教思路、传方法、解难题,引导村干部担当作为。

为了督促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们时刻保持工作热情,他在村部门厅上写下“在岗在位在状态,应知应会应明白”两句话,让大家时刻警醒,要满怀一颗在一线冲锋的心,保持为老百姓服务,只争朝夕、不敢苟且的工作状态。要进行每日十问“我是谁?为了谁?代表谁?依靠谁?来这干什么?怎么干?该留下什么?去哪里实践?足迹留在哪里?聚焦点在哪里?”

在陈诚的带领下,村干部们开始转变看法,由以前的背着手看,到现在的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些转变被村民们看在眼里,村民有事儿愿意找村干部商量,逢人就说“找干部管用”,村级组织成了村民的主心骨。

“人们总说家国天下,而国之大者,放在基层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切实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地、落细、落实,着力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陈诚说。

陈诚带领工作队员组织村民每周一升国旗、唱国歌。受访人供图

变化

他的头发由黑变白,脸由白变黑,小村变化翻天覆地

巴什拉克比纳木村坐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人均耕地2.8亩,土地贫瘠、沙化严重、盐碱度超标,种植产出率低,曾一度有近七成村民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下。因长期贫困,村民致富的内生动力不足。

陈诚深知,农村如果不穷、不难、没问题,要驻村干部来做什么?我们就是来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就是来解决过去他们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的。

想要“拔穷根”,找“穷根子”是关键。通过走访,陈诚发现,过去,受一些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村民的一些观念和现代文明生活方式背道而驰。观念不变原地转,观念一变天地宽。陈诚准备从转变村民旧观念、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手。

陈诚带领工作队员组织村民每周一升国旗、唱国歌,“五星红旗在村民唱出嘹亮的国歌声中慢慢升起,要将‘我是中国人’这个意识深深刻在心里。” 现在,按时参加升国旗仪式已成为全体村民的自觉意识。

为了让村民感受党的温暖,感受生活的有滋有味,陈诚带领村民们一起做活动,国庆节一起吃拉面,过年一起包饺子……他还组织开办农牧民夜校,强调“劳动光荣”;传扬“家和万事兴”思想,建设好学校、托儿所、托老所;帮村民硬化门前道路,进行安居房外墙粉刷,设立妇女困难救助资金。

陈诚还制定“抓两头、带中间”政策,每家培养一个“明白人”,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同时,开展村级道德模范、“养羊大户”、“养牛大户”、“养鱼大户”等评选,对脱贫户进行表彰奖励,并制作光荣榜,张贴在村委会院内,群众学榜样、争脱贫的意识逐步树立。

“观念的转变远远不够,得让村民实实在在拿到钱才行。”经过调研,陈诚决定发展产业,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建仿真渔具加工厂、成立苇席生产合作社、与附近枣园签订用工协议,利用皮山县庭院改造契机引进沙发厂,吸引了附近几个乡镇的群众过来买沙发,每个月能卖200多套。他还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规划了湿地公园并打造成4A级景区,让它成为村里的“摇钱树”。

多样化扶贫的成果不断显现,巴什拉克比纳木村已如期脱贫,村里出现“村上无闲人,人人有事儿干”的可喜局面。陈诚踏踏实实做的每一件工作,都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意识根植于村民心中,形成共识。

“陈队长刚来的时候,头发黑黑的,脸白白的。四年时间过去了,他头发白白的,脸黑黑的了。”村民的话让人心酸。

陈诚也坦言,驻村工作很累。但看到小村的变化,他觉得苦和累都不算什么,“小村在成长、在改变、在进步,这个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是他们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这是源于党的好政策。累不累,想一想驻村工作队。难不难,想一想驻村这几年。值不值,看看乡亲们的好日子。”

陈诚为村民们做宣讲。受访者供图

感恩

“将来算我们村上有多少人时,请一定把我加上”

2021年1月15日,陈诚任满离村。他本想悄悄离开,可乡亲们早上8点多就聚集到了村部为他送行。陈诚不敢去见乡亲们,他怕看到那些朝夕相处的面孔后控制不住自己。

“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急啊?”“你什么时候回来看我们啊?”“我要去乌鲁木齐找你。”“常回来啊,别忘了我们!”乡亲们早已泣不成声,每个与陈诚拥抱、握手的人都舍不得松开。乡亲们的依依不舍,让陈诚红了眼眶,不停说着“谢谢,谢谢”。

“我要感谢这个村,感谢并肩作战的这4年。虽然我即将离开,但是心还在这儿,这永远是我的第二故乡,你们都是我的亲人。” 离别时,陈诚请求村民,“以后再说我们村有多少人时,请一定把我加上。”全体村民的掌声经久不衰。回到宿舍,陈诚已泪流满面。

送行的路,乡亲们走了很久,走了很远,仍然不舍得离开。这是普通百姓对一名驻村干部的认可,对一名共产党员的认可。

返回家的第二天,当陈诚看到同事发来的小村照片时,他嚎啕大哭,百感交集。“我觉得自己不愧党、不愧民、不愧心,但是亏欠家庭。我离家驻村的时候孩子还不高,等我回来孩子已经比我高了。”陈诚哽咽了。

陈诚总说,不是他在驻村,而是这个村子已经住进了他的心里。那里的人,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倾注了他的感情。走着走着,就走到乡亲们的生活和心里去了。这些感情,是掏钱买不来的,也不是说出来的,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现在我自己看视频的时候也会热泪盈眶。我们只献出了一份爱,回馈我们的是一片爱;我们付出的是一颗心,回馈我们的是一千颗心。纵有再多的艰难,看到乡亲们现在的好日子,这四年,我觉得值了!”陈诚感慨道。

2021年5月,陈诚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对此,他坦言,这不是给他一个人的荣誉,而是对驻村干部群体的肯定。现在,陈诚已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踏上新的征程,为振兴新疆继续奉献一名共产党员的光和热。

2021年1月15日,结束四年驻村工作,陈诚在由和田返回乌鲁木齐的航班上,写下了这首名为《我不敢看你的眼睛》的诗,诗中写尽他对巴什拉克比纳木村的不舍。

 

《我不敢看你的眼睛》

我不敢看你的眼睛,

我怕被你的泪水淹没。

我难以看清你的眼睛,

其实我早已泪流成河。

元月15日的西海库 ,

天寒地冻,

而我和我的乡亲们却在融化,

融化在彼此的泪水中。

我想说,

行囊空空,却塞满太多的重。

一声声饱含泪水的祝福,

一双双越握越紧的双手,

一寸寸难以移动的脚步,

一幕幕往事,浮现眼前,

铺满整个归途。

乡亲们,我想说,

四年了,我们彼此没有辜负。

正如,

炊烟没有辜负村庄,

雄鹰没有辜负雪山,

驼铃没有辜负远方。

乡亲们,我想说,

四年了,早已生根。

根在哪里?

在我深爱的沙土地,

在四季走过的足迹,

在我们彼此相依的日子里。

今朝别离,

如同年幼的孩子,别离母亲,

怎不伤心欲绝、泪如雨滴?

岁月匆匆,

驻村值得。

我们都曾,

为这片土地而歌,

为这片土地奔波。

我们都在这片土地上扎根,

结下累累硕果。

再见了!

我的思源小村,

永远的第二故乡,

………皮山乔达巴什拉克比纳木。

                                            ——陈诚


【新疆驻村第一书记系列采访】

中国发布丨从东海之滨到西部边疆 驻村第一书记向超: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