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31日讯(记者 渠津)“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这句词出自毛泽东的词《西江月·秋收暴动》,咏颂了革命初期的工农革命武装暴动的壮举。7月30日,由中央网信办指导,江西省委宣传部、省网信办主办的“纪念三个90周年”网络媒体主题宣传活动记者团来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第一团团部旧址,了解第一面军旗背后的故事,共同缅怀先烈,重新回顾这段红色历史。
记者们参观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中国网 渠津/摄
“三个第一”铸辉煌
江西省修水县地处湘鄂赣边陲,是中国革命摇篮的前身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摇篮之一,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和率先爆发地,也是秋收起义主要军事力量的集结地和出发地。
在修水,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党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的“三个第一”:组建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支工农革命军队,设计、制作并率先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并于9月9日打响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第一枪。这“三个第一”已成为秋收起义在修水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深深镌刻在中国革命历史的丰碑上。
红土地上诞生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
当踏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时,上厅堂里摆放的一张桌子立刻吸引了记者们的注意力。这张桌子上摆着一块红色的大布,布上缝制着着五角星,据讲解人员介绍,这里还原了当年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制作的场景。
现场还原军旗制作场景。中国网 渠津/摄
据修水县民政局原副局长刘烈根介绍,第一面军旗由何长工、陈树华、杨立三共同设计军旗。他回忆到,何长工根据在法国勤工俭学时见过苏联红军的旗样,提出了设计方案,经过参谋处处长陈树华、副官杨立三的反复修改,终于设计成功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刘烈根还介绍了制作军旗过程中的一些小细节,当时在画五角星时,由于留法期间何长工学了一点几何知识,由他来画五角星,杨立三的正楷字写的好,旁边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就是杨立三所写。
说到第一面军旗的制作,今年50多岁的梁如朋也有很多故事想和记者们分享,他的舅舅梁幼陶曾参与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的制作,梁如朋告诉记者,“1927年8月份,我舅舅和村里的其他裁缝一起,通宵达旦地轮番缝剪一个星期,赶在9月9日秋收起义之前抢制出了100面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