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因素: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家瑶向记者解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与意义非常认可与重视,丝绸之路申遗项目的提出,可以说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丝绸之路多年的研究为前提的。早在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开始启动了长达10年的“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曾先后组织国际专家分别对丝绸之路的沙漠、草原和海上线路进行考察。进入二十一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组织过两次丝绸之路沿线专业考察,形成较为专业的考察报告。文化线路被认为是拓展遗产规模和复杂性趋势的最新发展成果,也最适用于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丝绸之路所表现的突出普遍价值,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廊道”概念确定的分段申报策略,也及时地为丝绸之路成功申遗提供了可能性。
除此之外,陈同滨认为,本次申遗成功的关键还体现在中、哈、吉三国之间的通力合作,以及国内专家集体、专业团队、各级政府、遗产地的管理者和利益相关方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对此,安家瑶也有着很深的体会, “我们在考察本次的申遗点张骞墓时,看到张骞的后人为祖先的功绩而骄傲,至今仍在为张骞守墓,他们很好的保存了墓地遗址,并提供了家谱资料,积极支持申遗,这对我们的申遗工作帮助很大。”
遗址甄选:依据其价值和保护管理情况
在2007年,国家文物局确定的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第一批申报项目推荐名单中,共有48项文化遗产,但到最后,仅有22项入选。陈同滨告诉记者,遗产点的甄选依据的是其与丝绸之路的关联价值和保护管理情况。
安家瑶在采访中也谈到,各地遗址保护程度不一样,申遗积极性也不尽相同,这直接影响到了这些遗址最终能否入选。她举例说,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汉首都长安,这是无可争议的历史事实,但本次申遗时将东汉首都洛阳也并入到了起点的范围。“为何洛阳也能被列入申遗考虑范围,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河南对申遗工作的重视。河南境内的龙门石窟、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申遗成功,让他们意识到文化遗产带来的重大变化,因此也拥有了较高的申遗积极性。”
本次申遗成功是丝绸之路漫长申遗道路上一个良好的开端,除了目前已申遗成功的廊道,丝绸之路南线、海上丝绸之路等路线也占据着重要历史地位。据安家瑶透露,一旦条件成熟,其他廊道的申遗工作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被逐渐提上日程,更多的遗产点将被列入申报范围,以期最终能充分揭示丝绸之路这一人类文明史上伟大遗产的所有价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