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铸魂 信仰引航——东海学院沉浸式微党课生动开讲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信仰之光。在2025年清明节前夕,一堂别开生面的微党课于4月2日上午在东海学院校史馆的“夏征农同志纪念展厅”深情开讲。夏征农同志之女夏晓梅同志、上海夏征农民族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夏燕如应邀出席。党课由党委书记曹蓉蓉主持,校董事会成员、党政领导班子、中层正职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及教职工代表共同聆听学习。
在东海学院校史馆的“夏征农同志纪念展厅”内,大家共同观看了专题视频《忠诚与信仰——夏征农百年传奇人生启示》。这部由中共丰城市委组织部精心制作的纪录片,生动展现了这位世纪老人从热血书生到革命战士的壮阔人生:青年时代以左联成员和文学编辑的身份活跃于上海文化战线;96岁高龄主持修订1999年版《辞海》,99岁临危受命出任《大辞海》主编;103岁时完成8卷本《夏征农文集》的出版,创下世界出版史上最年长辞书主编的奇迹。从意气风发的求学到矢志不渝的革命,从文化战线的坚守到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夏征农用82年的革命生涯诠释了什么是“永远年轻的奋斗者”,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在这跨越世纪的传奇人生里,大家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更是一部浓缩的百年中国奋斗史。
夏晓梅同志通过翔实生动的案例,深情追忆了父亲夏征农作为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奋斗人生和教育情怀。她动情地表示,自己的父亲一生恪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坚持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夏晓梅表示,夏老毕生心系教育事业,晚年更倾力创办上海夏征农民族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现场,党委副书记王玉为夏晓梅同志颁发了校关工委“五老”聘书。接过这份承载着信任与使命的聘书,夏晓梅同志正式成为东海学院“五老”团队的一员。未来,她将以深厚的教育情怀和丰富的育人经验,继续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为青年学子成长保驾护航,在新时代育人征程中贡献力量。
艺术设计学院教师何颖——2024年度上海市民办高校“民匠计划”入选者,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她表示,夏老年逾百龄,仍十分关心学校的办学情况。自己曾经聆听过夏老的教诲,夏老的话语激励自己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克服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困难,为社会培养适合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何颖表示,作为东海学院的一名教师,自己将不负夏老的嘱托,直面AI时代的挑战,把挑战变成机遇,充分利用AI工具带来的便捷和高效,使工匠精神得以更深入地贯彻到高职教育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培养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使命感。
“在学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背景下,今天我们以夏老光辉的一生为教材,上一堂生动的《忠诚与信仰》党课,深刻感悟他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曹蓉蓉在讲话中回顾了百岁老人夏征农为国为民、为教育奉献终生的崇高情怀。她指出,夏老以生命的长度拓展信仰的厚度,用无私无畏的铁骨、忠诚担当的品格和赤诚奉献的精神,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全体师生树立了不朽的精神丰碑。曹蓉蓉号召全体师生传承夏老的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以夏老为镜,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夏老一生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以真理为炬,以实事求是为本。无论经历多少风雨,他始终无私无畏,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用毕生坚守诠释了对党的赤胆忠诚。二是以夏老为范,淬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担当。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思想淬炼中坚定信仰,在政治历练中锤炼党性,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在专业训练中提升本领,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以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三是以夏老为标,勇担教育报国的时代重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品质;要弘扬东海学院“自尊自强,认真求真”的校训精神,将其融入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管理服务全过程,营造优良教风、学风、校风,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以人格魅力启迪学生心灵;学生要胸怀“国之大者”,立志技能报国,在奋斗中书写青春华章。
据悉,东海学院正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曹蓉蓉表示,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把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标尺。全体党员干部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清正廉洁的形象,切实扛起教育使命,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党课结束后,大家前往学校文化长廊夏老铜像处敬献花篮、鲜花。(杨静 刘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