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 南南合作知识分享中国大洋协会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南南人权论坛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雍和宫
中国供应商 商务 物联 应急 教育 生态 儒学娱乐 微视 健康 生活 食品 道家文化 音乐 记录中国电商中国母婴 数字经济 中国溯源 全球甄选 中医肿瘤民族数智中国康养中国影视动漫高校中国
丝路中国 中国湖北 新山东东海资讯 中部纵览 中国四川 七彩云南 浪潮资讯衢州有礼 新温州 海丝 海峡常德时代吉林 兴安岭上兴安盟投资山西东北振兴Hello天津圣洁西藏天辽地宁
2025-03-24 20: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从江西赣州市寻乌县三二五村重温寻乌调查,到湖南郴州市汝城县沙洲村聆听“半条被子”的故事……当前,融合红色元素和乡村景观的红色乡村旅游异军突起,成为旅游市场一支新秀。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4年度国内旅游数据情况》显示,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达56.15亿,比上年同期增加7.24亿人次,同比增长14.8%。国内旅游业强势反弹,红色乡村旅游贡献很大。加强融合促红色乡村旅游发展,大有可为。
近年来,红色旅游业快速发展,根据《用好红色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 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2023—2025年)》,我国计划用3年时间,针对青少年在全国打造百堂红色研学精品课程,推出千条红色旅游研学线路,开展万场红色旅游宣讲活动,覆盖上亿大中小学师生。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业态融合,旅游业和上下游产业融合,产品和服务不断升级。比如,寻乌县三二五村依托寻乌调查纪念馆及“三二五”农民武装斗争旧址等“一馆七址”项目,发展红色文旅,打造“红色名村+”旅游精品线路,2024年游客总量超90万人次,较上年增长超12.5%。
目前,红色乡村旅游仍处于成长阶段,难免存在成长的烦恼。一是资源利用粗放,红色资源没能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二是特色创意不足,千村一面的同质化情况比较严重;三是文旅结合不够,文旅融合产品的满意度不高。对此,要通过加强资源挖掘、手段创新、产业融合等,推动红色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充分挖掘好、开发好、利用好乡村红色文化资源。根植于乡村历史土壤之中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与物质遗存,既包括革命遗址、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物质形态,也囊括革命故事、英雄事迹、伟大精神等非物质形态,具有独特的历史性、地域性和传承性。深入挖掘、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将为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神支撑。
创新叙事表达方式,激活乡村红色文化振兴新活力。乡村红色文化可以是原汁原味的名人故居等物质遗存,也可以是震撼人心的红色音乐,还可以是红色景点背后蕴含的革命精神。要加强表达话语的本地化、柔和化和潮流化改造,优化故事情节的漫画、动画、视频等多形式生动呈现,提升叙事表达方式的设计能力和策划水平,让乡村红色文化更加符合现代受众的生活和审美需求。
推进“红色旅游+”,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乡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打好红色旅游“组合拳”,推动红色旅游和演艺、文创等文化产业融合,鼓励演艺公司参加红色旅游演艺创作,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形式,美化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动红色旅游和教育、农林、体育、康养等相关行业融合发展,延伸红色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的综合效益,促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