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创新驱动”引关注
中国网3月10日讯(记者 谢露莹)经济规模稳步扩大,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增长5%,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串串亮眼的“数字”引发广泛关注,也让代表委员们既充满信心又振奋人心。如果说数据折射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那么“资本市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创新驱动”等关键词则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蓝图。
“政府工作报告有三处提到和强调‘资本市场’。可见,资本市场对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资本市场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有效平台,可以拓宽居民的投资渠道,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从而夯实扩大内需的收入基础。”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交银国际董事谭岳衡告诉中国网记者。在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提振下,港股和A股资本市场将持续活跃。谭岳衡建议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回暖时机,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率的关键举措。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其市场的统一与优化至关重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表示,煤炭行业应在完善交易规则、提升流通效率等方面下功夫,助力全国煤炭统一大市场建设。“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关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煤矸石的综合治理是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要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模式,让煤矸石变废为宝,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姜耀东说。
除了“资本市场”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两个关键词外,“创新驱动”的热议则贯穿全国两会始终。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引领力量,创新驱动已成为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推动着各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大篇幅提及制造业,令我深感振奋和鼓舞。我国传统产业必须进行转型,坚持用创新思维驱动企业发展,而我所在的企业也是数字化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受益者。”全国人大代表、中船集团首席技师、重庆红江加工中心特级技师傅国涛表示,经过十多年的改造,完成了船用发动机核心部件的数字化车间,实现了转型升级,产量翻番。他在今年提出的建议,也是围绕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旨在提升高端工业母机的国产化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我听了,备受鼓舞。”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告诉中国网记者。传统产业仍然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不可或缺。“传统产业必须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相较于单纯的规模扩张,我们更应注重增强实力,要从规模化增长转向科技型发展。”刘永好强调。
“我们将以政府工作报告中‘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为指引,持续提升自身能力,更好地服务制造业数字化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表示,“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感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激励我们利用技术和服务精准链接供需两端,实现最优匹配、降低协同成本、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产业链协作效率和供应链一体化水平,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构建坚实的基础设施。”
“看了报告和今年发展计划草案后,我对国家和香港特区经济发展充满信心。更重要的是,在阅读政府工作报告时,我更多地思考如何参与其中。”全国人大代表霍启刚今年带来了六项建议,对“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说:“中央政府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我将从香港特区参与国家建设的角度,更好地利用‘一国两制’优势,服务国家大局,在不同领域更好地连接世界,发挥桥梁作用。”(实习生龙美君、张欣仪、史云霆参与采写)
编审:张艳玲 蔡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