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新春走基层|夜行两万步 通宵守护“动车大脑”

2025-02-08 18:4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2月8日讯 (记者 唐佳蕾 )动车组内部的ATP和CIR车载设备如同动车的“眼睛”和“耳朵”,是指引动车顺畅安全运行的关键设备。春运期间,随着动车组上线运用量增加,动车车载设备检修任务随之加重,动车车载信号工的任务就是对车载设备进行维护、分析、测试、检修,他们穿梭在一列列动车组之间,守护着车载设备安全。

2025年2月5日19时,夜幕降临,线上运行的动车组陆续返回检修库等待“体检”,沈阳局集团公司沈阳电务段沈阳动车车载设备车间一级修工区班长李响带领工区职工,进入繁忙的工作状态。

李响组织当班职工召开班前会,布置工作任务,提示安全风险。中国网发 刘诗林/摄

“今天晚上,我们要对库内22组动车组进行检修,要重点关注软件版本及轮径,特别是CIR升级后是加强版本核对及功能性试验。”班前准备会上,李响根据当晚的作业计划,布置工作任务,对安全风险进行提示,职工们仔细听着,记着每个要点。

27日20时,接到动车所通知,无电作业开始,李响带好工具,带领职工开始入库检修作业。

申领电务作业锁、确认接触网无电、接地杆设置良好、挂好小红牌,防护标志设置工作一气呵成。

作业正式开始,李响钻进地沟,手拿录像手电对车下走行部设备进行检查,他一边歪着头仔细观察TCR线圈开口销、电缆卡子、雷达的外观状态,一边用力矩扳手检查吊架螺丝、电缆接头是否松动。大到车底应答器天线、小到防水腻子,任何一处都仔仔细细的触碰摸索,感受设备情况。

作业前,李响按要求悬挂电务作业锁。中国网发 刘诗林/摄

20时40分,李响进入司机室开始车上作业,开始功能测试、制动试验、语音通话、设备灯位检查、数据下载作业。“动车组的两端都有车载设备,这端检测完成后,一会儿再到赶往400多米外的另一端继续作业。”李响一边介绍,一边精细精准地确认每一个检查项点。

22时30分,一列动车检修作业完毕,李响回到工区,继续进行数据分析,并填写台账资料。“数据分析关系到动车组的运行状态,必须要仔仔细细分析,才能确保不放过一个安全隐患。通过分析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影响列车线上运行”李响目光紧紧盯着电脑上的数据,一条条英文语句看的人眼花缭乱,经验丰富的李响总是一眼就能发现问题。

李响对走行部速度传感器设备进行检查。中国网发 刘诗林/摄

22时50分,接到动车所值班室通知,李响简单整理一下着装,又开始投入新一轮的检修工作。

春运期间,工区平均每天都要完成22组动车组的检修任务,李响和工区职工每人每晩日行两万步是已经习以为常。“动车运行关系到千千万万的旅客安全,每一次检修,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完成工作任务这样简单,更是对责任和生命的敬畏。”李响说。(通讯员:李季春 唐炜 崔天成)

李响对走行部BTM(应答器信息传输模块)天线CAU(应答器接受天线)进行检查。中国网发 刘诗林/摄

李响对走行部TCR(轨道电路接收线圈)天线进行检查。中国网发 刘诗林/摄

李响对CIR(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进行功能性试验。中国网发 刘诗林/摄

李响对ATP(列车超速防护设备)进行功能性试验。中国网发 刘诗林/摄

李响对ATP(列车超速防护设备)机柜灯位显示及板件紧固状态进行检查。中国网发 刘诗林/摄

李响完成动车组的一端车载设备检测作业后,赶往另一端继续进行检测作业。中国网发 刘诗林/摄

【责任编辑:唐佳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