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学者:西方的流言蜚语改变不了中非合作成果丰硕的事实
导读
在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大国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非洲成为中美角逐的重要舞台,中非关系面临考验。美西方炮制“债务陷阱”等不实言论抹黑中非合作,但事实是中国助力非洲改善基础设施,非洲国家债务危机的主因并非中国贷款。中国尊重非洲主权,中非合作模式契合非洲发展需求。中非合作展现了强大的韧性,未来双方应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新挑战,为全球合作树立典范。
在特朗普于1月20日开启其第二任美国总统任期之际,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正日益受到大国竞争的影响。非洲已成为这场竞争,尤其是中美竞争的重要舞台。中非之间持久的伙伴关系在这一形势中居核心位置,它承受住了持续的外部批评和压力,尤其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展望未来,中非双方必须在竞争加剧的环境中,立足于共同的历史、总体战略及互利优势,加强伙伴关系,实现共同目标。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美国的外交政策奉行重商主义方针,与非洲的交流特别少。美国政府常以负面视角看待中国在非洲大陆的存在,鼓吹“债务陷阱”外交和所谓的对非洲资源“剥削论”。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也顺势放大了这些说法,将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描绘为掠夺性而非建设性的。
然而,这些批评往往忽视了中非伙伴关系给非洲带来的巨大利益。与西方附带政治条件的援助不同,中国模式强调尊重主权,契合非洲自身的发展重点。
中国的贷款和投资远非“债务陷阱”,它们帮助解决了非洲长期存在的基础设施短缺问题。肯尼亚蒙内铁路、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区和尼日利亚宗格鲁水电站等项目为非洲搭建起了重要的经济命脉。禧年债务运动 (Jubilee Debt Campaign) 等国际机构的研究表明,把非洲债务负担主要归结到中国贷款头上的观点毫无依据。多数情况下,非洲债务危机的根源是欧洲债券市场和国内金融管理不善,而非中国的融资。此外,中国在非融资项目的灵活性很高,必要时会进行债务重组或减免贷款,例如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就向多个非洲国家提供了债务减免。
新一届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加大力度把中国的影响力描述成对西方价值观和非洲主权的挑战。对非洲国家而言,中美竞争将带来两极分化和外部干涉的风险。然而,它也为通过这场竞争争取更多投资和优惠条件提供了契机。保持独立自主性是其中的关键,非洲应确保与任一强国的伙伴关系都契合自身的长期发展目标。
中国能否维持与非洲的紧密联系,取决于中国未来对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视程度。这些框架为非洲解决其最紧迫的挑战提供了解决方案,例如消除贫困、和平与安全,以及文化交流。例如,全球发展倡议把工业化、粮食安全和减贫放在首位,这些都契合了非洲的《2063年议程》目标;全球安全倡议注重维护和平,这对于萨赫勒地区和非洲之角等冲突频发地区尤其重要;而全球文明倡议则强调促进人文交流,加强了伙伴关系的文化和外交基础。
针对中国的谎言还不止“债务陷阱”这一个。一些批评者还将中国描绘成“经济殖民者”,这种说法忽视了中国投资对当地经济的变革性影响。例如,中国资助的基础设施项目往往可以带动大量当地劳动力就业和能力提升,从而让非洲工人获得了工作机会并习得技能。再如鲁班工坊旨在为非洲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诸如此类的举措均体现了中国致力于为当地赋能的承诺。
这种非强加式的发展模式引起了非洲领导人的强烈共鸣。西方模式常强行附带治理改革或意识形态框架,中国则尊重非洲伙伴的主权。但尊重不等于漠不关心。现在,非洲国家也可以在谈判中提出自己的条件,让合作条款契合自身的重点需求,保证双方共享合作红利。例如,埃塞俄比亚借助中国投资,打造契合本国制造业主导发展战略的工业园区;卢旺达运用中国技术,完善自身电子政务系统。
与此同时,非洲从中国的发展经验中也将获益良多。过去40年来,中国把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农业现代化作为战略重点,帮助8亿多人民摆脱了赤贫。这些经验为寻求解决贫困、不平等和欠发达问题的非洲国家提供了宝贵思路。结合自身国情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可以推动非洲国家更快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
除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外,中非还需在应对气候变化、数字化转型、公共卫生等新兴挑战方面携手合作。非洲易受气候变化影响,急需在可再生能源与可持续农业领域投资,而中国在这些方面经验丰富。同样,在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方面进行投资,可以弥合数字鸿沟,助力非洲在全球数字经济中提升竞争力。新冠疫情也凸显了卫生合作的重要性。中国在疫苗分发、协助建设非洲疾控中心等方面提供了支持,彰显出双方在医疗体系方面深入合作的潜力。
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对中非关系的韧性提出了考验。地缘政治竞争的加剧要求双方在应对外部压力的同时,还需紧盯共同目标。非洲国家不应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而应利用同中国和美国的伙伴关系为本国人民争取最大利益。对中国而言,仍要坚定秉持相互尊重、共同繁荣的理念,着力于提供切实利益,消除误解。
面对挑战,中非伙伴关系展现出强大韧性。其根基在于互利共赢、尊重主权以及共同的发展愿景。立足这些原则,应对新挑战,顺应全球形势变化,中非便能持续巩固伙伴关系,在日益两极分化的世界树立建设性合作的典范。
未来几年,中非合作伙伴关系的成功将取决于它能否摆脱外界说辞的影响,取得切实成果以改善数百万人的生活。这是一个基于共同愿景、致力于构建更公平全球秩序的战略联盟。随着大国竞争重塑国际格局,中非有机会证明,合作而非对抗才是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如此一来,双方不仅能驾驭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复杂局面,还能为全球合作新纪元奠定基础。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斯蒂芬·恩德格瓦(Stephen Ndegwa)肯尼亚智库南南对话执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