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保供能力再增强 各地多措并举织密供暖“安全网”

2024-12-30 06:12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期,全国大范围地区迎来低温天气,能源保障工作进入关键时期。为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各地多措并举织密精准有力的保供“安全网”,为今冬明春的能源供应筑起坚实的防线。

近日召开的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当前正值迎峰度冬关键时期,能源保供任务繁重。能源系统要密切关注能源供需动态变化,扎实做好能源供应保障各项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抓好突出问题整治,强化应急处置,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祥和过年。

此前,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专题会,会上提出要加大煤炭开采和电煤、天然气采购力度,做好新增装机并网,积极引导用户削峰填谷,确保迎峰度冬保供安全。要加快电力、油气和管网项目投资建设进度,持续提升保供硬实力。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推动数字技术和能源技术深度融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全国煤炭生产持续保持稳定,油气增储上产取得明显成效。当前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2亿吨以上的较高水平,东北地区备冬储煤较为充足。天然气资源准备较为充足,调峰储气能力较去年增加了80亿立方米,储气库已提前完成注气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2.3亿千瓦,同比增长14.4%。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2亿千瓦,同比增长46.7%;风电装机容量约4.9亿千瓦,同比增长19.2%。

煤炭在能源保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山西省,一家煤矿单日最高原煤产量超12万吨,目前平均每天有7列火车往外运煤,外运量占七成,有力保障周边地区能源供应。截至11月,陕煤入渝保供量超1800万吨,达1840万吨,为重庆能源保障发挥了“定盘星”和“压舱石”作用,对重庆地区重点电厂和工业企业平稳运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能源支撑。

油气领域同样纷纷加大马力增产保供。作为华北地区工作气量最大的区域性调控气源,大港油田储气库群现有11座地下储气库,地下采出的天然气两小时即可到达北京及周边地区,冬季日采气量占北京地区用气高峰量的近五分之一,为即将到来的严寒冬季备足了“底气”。

“要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提升顶峰保供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保供工作负责人强调,供暖季期间,将确保电厂存煤维持在合理区间,充分利用储气库、LNG接收站等调峰设施,发挥全国油气管网互联互通优势,强化区域能源互补和品种协同,加强跨省跨区电力调度,精细化调用储能资源。

在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进程中,清洁能源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山东省,长岛综合试验区积极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原则,推进新型供暖设备使用,先后投资2.2亿元,实施了“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项目。据了解,项目投运后22处新能源供暖站覆盖供暖面积107万平方米,每年可节煤2万吨以上。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积极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原则,选择清洁供暖方式。城镇地区重点发展集中取暖,县城优先规划建设小型燃煤热电和生物质热电联产,条件适宜地区积极推进工业余热取暖。农村地区根据资源条件,按照“以供定改、先立后破”原则,稳妥推进“煤改气(电)”,因地制宜发展地热、生物质能、太阳能、集中供暖等清洁取暖方式。

“要加强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推动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撑。”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制定应对极端天气的应急预案,确保能源生产供应的安全稳定,坚决守牢安全生产的生命线。

【责任编辑:吴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