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美必须与中国高科技企业合作
香港《南华早报》12月11日文章,原题:贸易团体负责人称,美国必须与“极具竞争力的”中国高科技公司接触 在华盛顿和北京迅速收紧贸易限制之际,中国对其高科技公司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这催生出了“极具竞争力”的本土企业,跨国公司必须与之合作才能保持全球竞争力。
然而,中美双方近年来宣布的新限制措施,尤其是过去一周左右的限制措施,使得以合作伙伴、供应商或竞争者的方式进行接触几乎不可能实现。
这是即将卸任的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在本月10日发出的最后警告之一。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是一个非营利行业协会,其会员包括通用汽车、霍尼韦尔和沃尔玛。
艾伦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对于在中国大陆运营的美国公司和其他跨国公司来说,“中国本土同行,尤其是中国民营企业……正变得极具竞争力。”
这位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补充说,这种情况还发生在它们(上述中国企业)着力克服国内增长放缓和供过于求的问题之际。
在艾伦发出这一警告之前,美国拜登政府上周宣布采取措施,对半导体开发所需的24种芯片制造设备和3种用于开发或生产半导体的软件工具实施新的出口限制。这些更新包括对外国直接产品规则的修订,并禁止在境外生产的含有美国技术的相关产品。
艾伦解释说:“随着出口管制的实施,被切断与关键供应商联系的潜在威胁使中国公司别无选择,只能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最好是与其他中国公司,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与欧洲、日本或韩国的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拜登最近的命令显然引发了北京的重大反制行动。中国方面禁止向任何美国军事最终用户出口被归类为“军民两用”的物品——即可用于民用和军事用途的产品或材料。
而在拜登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开始禁止向中国出口先进芯片和其他高科技产品之前,北京就已经在关键领域制定了有利于国内公司的政策。
艾伦断言,双方限制措施的累积正在导致全球科技生态系统的分化。他还说,当外国公司在中国的生存环境受到挤压时,它们就会失去在全球竞争中最需要的东西:在一个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生态系统中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
拜登政府对人才引进的担忧在一天前的另一场活动中也有所体现。当时,美国能源部技术转型办公室商业化主管里马·奥艾德表示,美国量子计算领域有一半的工作岗位空缺,这阻碍了美国缩小与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显著”差距的能力。
艾伦说:“(引进)来自中国的人才至关重要。为了跟上中国市场的创新趋势,美国公司或者跨国公司需要保留其在中国的研发机构。这对美国公司或跨国公司保持其在地区、中国、双边、区域乃至全球竞争力都是有必要的。”他继续说:“现在,我们正处于最糟糕的时候,周二还合法的东西可能到周三就不合法了。”
艾伦还表示:“我想说的是,对于有意在美国开展业务的中国公司来说,情况也是如此。我们因此而失去的价值和机会成本极其高昂。”(作者罗伯特·德莱尼,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