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以“双争”活动赋能河北乡村振兴研究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以“双争”活动赋能河北乡村振兴研究

2024-11-24 09:25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摘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双争”活动是提振与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力量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呈现新时代河北代表在乡村振兴舞台上的典型案例、特别是我省“李保国志愿服务队”的先进事例,从情感融入、综合能力、氛围营造、政策保障四个维度提出“双争”活动赋能河北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双争”;乡村振兴;李保国志愿服务队;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规划,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乡村仍是最需要攻坚克难的领域”,这为我们深刻认识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乡村振兴视域下开展“双争”活动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看待“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以下简称“双争”),要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需要这个关键点,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将其作为凝聚新时代建设者和主力军强大力量的有效途径,引导燕赵儿女在平凡岗位上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各领域、多场景、全过程,做出不平凡的事迹,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燕赵儿女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使命光荣。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吸引包括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双争”活动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为燕赵儿女施展才华与抱负提供了机遇,也创造了宝贵的学习和锻炼平台,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精神基础、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二、典型代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实践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践中,河北作为农业大省,既是粮食主产省份,也是首都农产品重要供应基地,我们更要传承燕赵精神、弘扬燕赵文化,力争把农业的潜力挖出来、优势发挥好。部分河北典型代表在乡村社会稳定、乡村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建设等诸多领域发挥出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催生乡村众多新业态、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全球青年领袖”、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校友石嫣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传承中华传统农耕文化,推广社区支持农业,在提供绿色有机食品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河北“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高慧颖,毕业后经过拼搏奋斗,在滦平县建立最大最专业的香菇种植企业通过土地流转、菌棒领养、日常劳动等方式,带动周边村镇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累积受益群众1200余人,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她们是燕赵儿女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缩影,展现了有志有为的新时代河北籍大学生群体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扎根基层,坚守平凡岗位,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燕赵儿女不仅个体积极融入乡村振兴事业,更有先进集体在“三农”事业中不断涌现。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河北优秀集体——塞罕坝机械林场,1962年建场以来,林场几代人在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将荒原变成林海,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机械林场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了周边区域乡村游、农家乐、土特产品加工等产业迅速发展,年社会总收入达6亿多元,有力推动了周边乡村脱贫致富。

三、“李保国志愿服务队”深入乡村振兴的实践

“农村迫切需要农大学生,农大学生同样也离不开农村。可以说,家乡的四十多万父老乡亲都在翘首以待,盼望着你们早日以优异成绩成就学业,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挑梁扛柱,竭智尽才。”在给正定籍河北农大学生的信里,习近平总书记的字里行间,满是对河北大学生的殷切期望,也为大家指明了成长方向。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志愿服务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守在太行山上开展乡村振兴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重要批示精神,2016年河北农业大学在全省率先组建“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2021年更名为“李保国志愿服务队”。多年来,“李保国志愿服务队”坚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的足迹中前行,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努力走好新时代太行山发展之路。

“李保国志愿服务队”深入我省一线服务乡村振兴活动已成为“双争”的鲜亮标识。主要体现在志愿服务活动队伍“精”,选拔中注重年龄阶段、知识结构、不同专业的师生骨干;活动帮扶项目“准”,帮扶前都会深入一线充分调研,再结合不同专业,发挥学科优势到不同的领域的开展服务;活动周期“长”,在每支服务队都有固定的帮扶点,建立长期帮扶站,每年利用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持续开展;活动领域“广”,涵盖山区绿化、产业发展、区域规划、政策宣讲、支教助教、民情社情调研、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内容。活动保障“强”,学校每年专项投入200多万元用于开展科教扶贫工作,支持知识下乡、博士团暑期科技服务、大学生社会实践等扶贫活动。新建示范基地2万余亩,推广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500多项次,建立示范村、示范点100多个、示范户500多个,为贫困县(乡村)引进项目30多个,赠阅农业科技图书、杂志8000余册等为帮扶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保障。

燕赵儿女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中,自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注重调研、实事求是、敢于担当、勇于尝试、锐意改革、广揽英才、心系人民的精神和情怀。“李保国志愿服务队”是燕赵儿女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缩影,展现了有志有为的新时代河北籍大学生群体响应号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扎根基层,坚守平凡岗位,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四、“双争”活动赋能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李保国志愿服务队”作为“双争”活动的生动实践,不断加强志愿服务组织、项目培育和机制构建,推动形成志愿服务体系化、品牌化、专业化、精准化和常态化,持续为“双争”活动注入新活力,同时,还需要使“双争”活动内涵不断提升,队伍不断壮大,品牌不断彰显,有效提升情感认同,增加活动的吸引力;加强参与者的综合能力,提升作用力;确保舆论导向和政策保障强化贡献力。

(一)提升参与乡村振兴的情感融入

新时代,选择到乡村振兴领域就业对于个体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选择了一条科学的成长之路。“李保国志愿服务队”活动的在实施中要再侧重情感融入,以百姓之心为心,对农民的愁与乐、乡村的兴与衰、亿万农民的冷与暖始终放在心上并落实到行动中,努力践行重农、爱农、为农、兴农的价值导向与人民至上的理念,树立具有乡土情怀和时代担当的伟大理想,自觉肩负起伟大的历史使命,积极融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

(二)加强服务乡村振兴的综合能力

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突出作用,关键靠本领。“李保国志愿服务队”活动的实施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扎实专业学习、增强实践本领,引导个人从基本知识、素质涵养、实践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提升综合素质。“三农”工作会有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所以要拿出固定时间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尤其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战略地位、发展规律、形势任务和方法举措,积极储备涉农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科学调研、返乡生活等多种方式走向土地、走进乡村、走近农民,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行的过程中,发现涉农领域现实问题、分析农民切实需求、思考解决农民发展、农村建设的解决路径,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锻炼自我。

(三)营造良好氛围,助力作用发挥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李保国志愿服务队”的活动就是鼓励燕赵儿女参与乡村振兴的“宣传队”,有利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氛围的营造。推进家庭改变传统的对亲人的期待和要求,坚信国家的政策,支持家人所作出的投身乡村振兴的决定。

主流媒介要加强正面引导和良好氛围营造,通过“李保国志愿服务队”活动的有效开展,强化教育引导、不断汇聚力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强化示范引领、突出榜样作用,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的生动实践为榜样,层层选树在乡村振兴中为城市争光、为河北争气的文明燕赵儿女,深入挖掘他们在平凡岗位的不平凡事迹,讲好乡村振兴“双争”故事,增强影响力和感染力。同时宣传要贴合乡村社会实际和政策实际、符合有志之士成长成才需要,不虚夸、不随意,还要有效遏制诋毁、歪曲乡村振兴相关的不实信息。

(四)优化政府政策,完善保障体系

“双争”活动的开展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省文明委为在全省更好开展“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各部门、各行业也积极参与其中,如唐山市抓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化“双争”,保定市实施“五大专项行动”深化“双争”,河北省教育厅聚焦立德树人深化“双争”,河北省卫健委着眼打造“健康河北”深化“双争”等,都进一步凝聚了团结奋进力量,营造了积极向上氛围,但在引导鼓励投身乡村振兴方面,还需要细化和完善相关政策,包括但不限于对工作环境、薪资水平、“五险一金”、生活状况等硬件保障稍作提高,对青年婚姻、配偶就业、晋升通道、子女教育等柔性方面持续加强人文关怀,使得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更舒心和安心。

五、结语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仅是单一的经济课题、社会课题,而是一个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大课题,越是向纵深推进,触及的矛盾和遇到的困难将更尖锐、更复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有关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这是新时代燕赵儿女的机遇和机缘,更是需要直面的挑战与责任,燕赵儿女必将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见证者、受益者,更是参与者、贡献者。

作者:(韩旭 黄硕)

1.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河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3.河北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0-12-29)[2024-06-18].https://www.gov.cn/xinwen/2020-12/29/content_5574955.htm

[3]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责任编辑:唐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