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专家:西方需保持远见,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苏雅瑄 陈子帅】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所主任凯瑞·布朗1991年就曾到访中国,之后几乎走遍了中国每一个省份和自治区。近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布朗感慨说,中国的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中国的14亿多人以及很多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物质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这对中国和人类来说都是巨大的成就。
环球时报:您能否分享一下第一次来华的经历和对中国的最初印象?这对您日后的研究以及观察中国的视角产生了何种影响?
布朗:1991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北京待了一周。一切似乎都很陌生,当时我还不会说中文,这让旅程变得更具挑战性。相比于坐地铁,我更喜欢步行,所以那时候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步行至城市各处景点的路上。当然,彼时的中国远没有今天这么发达,所以回忆昔日中国的生活条件,更有助于我体会今天中国的变化。
环球时报:在这么多年研究中国的过程中,您有哪些最难忘的经历?
布朗:这些年来,从西安的村委会、居委会,到南方的国有企业,再到东北的大庆油田,我通过实地走访观察中国。有一年冬天,我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所大学讲课。我最珍视的,是能够从不同身份的中国人身上学到东西,包括他们如何理解世界,如何看待自己国家正在发生的一切。中国人一直是我最好的老师,多年来我与中国人进行了许多精彩的对话。
环球时报:中国社会有哪些变化让您印象深刻?
布朗:中国已证明她能取得令人惊喜的成就,你永远无法轻易预测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实际上,1978年时,西方没有人真正看清中国即将发生什么。而今,当我把 1991 年我所了解的中国与其今天的样貌进行比较时,它们似乎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地方。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变化震撼了我,如今从北京到上海乘坐高铁竟然仅需4个小时左右。1994年我第一次坐火车走这条线路时,还需要约12小时车程。
至于中国的社会,我认为今天我所认识的中国人,无论是朋友、学生还是同事,他们都具有很强的国际观念,对外部世界的接触和了解程度要比过去高得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数百万中国年轻人曾经出国留学,还有更多人出国旅游。
中国显然已经是一个全球性大国,人们需要了解中国是什么,不是什么。最近到访中国,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环境、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公共卫生改善甚至是应对心理健康挑战等重大问题上,人们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环球时报:您如何看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贡献?
布朗:尽管今天西方对全球形势持悲观态度,但中国的14亿多人以及很多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物质生活,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这对中国和人类来说都是巨大的成就。
中国正在全球扮演一些角色,因为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日益成为技术的主要创新国。中国和西方都需要建立一个更好的关系框架来联系彼此,在应对共同挑战的同时,更好地处理彼此间的分歧。
环球时报:在新书《大逆转:英国、中国和400年的较量》中,您提到英中关系反映了更广泛的全球权力转移。当前全球权力动态的趋势是什么?英中关系的变化为当今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政策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
布朗:在这本书中,我谈到了经济、知识、军事实力和地缘政治力量等领域。在之前的几百年时间里,英国在上述领域的影响力和实力都在中国之上,但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其他国家也是如此。中国的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出乎许多人的意料。我们需要保持远见,显然中国还想继续提升在诸如经济和科技等领域的发展,而西方也可以从中受益。
在我看来,最糟糕的态度是采取零和博弈的方法。用二元论来解决问题是无济于事的。这就好比用牛顿之前的物理学来处理量子世界的问题一样。 从英中两国历史中得到的重要启示是,尽管(国家之间)有时会遇到巨大的挑战,但双方在多数领域仍然可以合作。作为国家,我们之间从未停止相互交流。当我们迈入一个日益复杂的时期时,我们需要记住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