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共和国故事|踏上时光列车 看铁路75年变迁

2024-09-20 14:32

来源:央视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走过75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走过75年,是蒸汽机车到高速列车的时空飞跃,是邮递马车到智能物流的日新月异。

沧海桑田,山河巨变。在时光隧道中穿越,总有些记忆历久而弥新。这是共和国的75年,也是属于每个中国人的75年。

从今天起,新闻频道将推出特别报道《共和国故事》,带您重回难忘岁月,讲述大历史中的小细节,在沧桑巨变中感受时代前行的脚步。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个声音对大多数人而言,还是一种新鲜而遥远的存在。1949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仅为2.2万公里,线路支离破碎,运载能力有限,新中国开启了铁路的抢修和建设。在那个大力推行工业建设的时代,列车主要用于装载煤炭、钢铁,输送工业发展的动力,而对很多普通人来说乘坐火车旅行仍是梦想。

改革开放带来了人口大规模流动,铁路网也蔓延开来,坐火车去远方变成了可以触摸的现实。人们阅读报刊、看电视获取新闻资讯,下棋游戏解闷儿;多样人性化的铁路服务伴随着漫长旅途;吆喝叫卖声在车厢中回响,市场经济活力在方寸间生动体现,狭长的车厢成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微观缩影。

随着时代发展,中国铁路经历了多次提速,人们不需要在火车上几度进入梦乡,就可跨越大半个中国。铁路建设克服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等技术难题,带着人们触及更广阔的世界。

新时代以来,全国145个县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驶入时代发展的快车道。我国还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铁营业里程超过4.6万公里,“说走就走”的旅行变得更加寻常。今天,当人们登上高铁的车厢,或许难以察觉自己正在以大约 3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疾驰,车身约3000个传感器,让列车即使穿越风雨、翻山越岭,也能保证乘客如履平地的舒适体验。车轮与钢轨的技术进步,伴随一代人记忆的火车“哐当、哐当”声音消逝;车厢内,65分贝的宁静守护着私人空间,为旅客提供一份不被打扰的安宁。

而在另一端,“呜呜”汽笛还在回响。慢火车开行在22个省区市的崇山峻岭之间,停靠在691个站点,日均迎送近2.6万名旅客,票价几十年不变,偏远地区与外面世界的距离不再遥远。绿皮车厢就像乡间的流动社区,满载着生活的烟火气和人们对未来的憧憬。

总监制|申勇 闫帅南 张勤

监制|王琰 岳群 李浙

制片人|李斌 郭茜

记者|郑连凯

编辑|张昊 雨棣 张明珠

制作|张志 徐鹏翔 赵柠 董琬亭 雷洪 王卓凡 杨智玮 吕祥林

【责任编辑:李平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