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英媒:中国争当核聚变领域世界引领者

2024-08-30 15:01

来源:参考消息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8月28日刊登题为《中国在核聚变领域争当世界引领者的内幕》的报道,该报道由《自然》记者杰玛·康罗伊发自合肥。报道编译如下:

2月的一个早晨,位于合肥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冰天雪地中异常安静。春节即将来临,城市里的大多数人都在为以龙年为主题的庆祝活动做准备,但这里的研究人员仍在努力工作。在一间巨大的控制室里,等离子体物理学家龚先祖正在驯化另一种“猛兽”。

龚先祖的“龙”是一个聚变研究反应堆: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托卡马克是一种状似甜甜圈的装置,能产生与恒星动力来源相同的核反应。在比太阳核心更高的温度下,托卡马克用磁场约束加热的等离子体环,其目的是迫使原子核发生聚变,释放能量。如果能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维持和控制灼热且不稳定的等离子体——这是一项尚无人完成的壮举——它就可以成为一种几乎无限供应的清洁能源来源。

虽然EAST只是通往未来核聚变发电厂的一块跳板,但它是让中国在全球核聚变竞赛中脱颖而出的设施之一。

中国正在核聚变领域投入大量资源,政府将关键核聚变项目的综合研究设施作为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美国能源部核聚变能源科学办公室负责人让·保罗·阿兰说,粗略估计,中国现在每年在核聚变研究上耗资15亿美元,几乎是美国政府今年为这项研究拨款的两倍。他说:“比投入金额更重要的是他们做这件事的速度。”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核科学家丹尼斯·怀特表示:“25年前,中国(在核聚变领域)还默默无闻,现在已经拥有世界级能力。”

虽然目前还没有人知道核聚变发电厂是否可行,但中国科学家已经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时间表。中国计划在本世纪30年代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启动其主要实验之前,建成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并在随后10年把发电量提升至1千兆瓦左右。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亚斯明·安德鲁表示:“中国正在采取战略方针来投资和发展其聚变能源项目,并着眼于在全球范围建立长期领导地位。”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聚变反应堆,其原理是将两个氢原子核合并成一个更大的氦原子核。然而,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还无法让核聚变反应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以使产生的能量大于引发反应所需的能量。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核聚变将提供一种比传统的核裂变发电厂更安全、更清洁的选择。而且,核聚变比核裂变效率更高。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核聚变每千克燃料产生的能量是核裂变的4倍。

中国对核聚变的研究始于用俄罗斯和德国设备的组件建造中小型托卡马克装置。2003年,中国正式加入ITER计划,该计划成员还包括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

2006年,中国建成EAST,并在此后创造了等离子体运行的世界纪录。ITER科学部负责人阿尔韦托·洛瓦尔特说,EAST长时间维持等离子体运行的能力使其成为ITER的实验主力。他说:“中国的研究非常活跃。”

除了EAST,中国的研究型聚变反应堆还包括“中国环流三号”托卡马克装置,该反应堆于2020年在位于成都的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启动。(编译/熊文苑)

【责任编辑:谢露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