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让网络“连心”更“聚心”
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让网络“连心”更“聚心” _光明网
当下,互联网成为促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生产生活、获取信息的新空间,给民族工作、民族事务治理带来了挑战和变量。如何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在网络空间形成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能量、好声音,让互联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是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时代课题和重大任务之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论坛现场(图片来源:中国民族报)
新的文化使命,期待新的书写。
3位领导致辞,4位专家学者主旨发言,4位嘉宾进行圆桌对话……在8月28日举办的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为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以人为本,以更接地气的方式传播主流声音
网络文明,始于心,成于行。
建设什么样的网络文明,既事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0%。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需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加大网络宣传引导力度,讲好讲明讲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找准情感共同点、思想共识点、表达共鸣点,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中央网信办副总工程师、秘书局局长吴东表示。
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就要在网络空间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巩固壮大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2024年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海东市市长王华杰在青海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熊争艳 摄
“我们把镜头对准基层,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推出一篇刷屏全网的爆款作品《会上,这位人大代表突然拿出两张设计图!》,讲述了泥石流灾害后当地政府为老百姓重建家园的感人故事;我们把笔墨用给人民。今年6月,‘铸牢共同体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我们派出记者深入一线,走进群众,以短视频、图文等方式采写了多篇新媒体稿件。”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主任钱彤娓娓道来。
通过“小故事”回应“大热点”背后的价值主题,拉近宏大主题与微观个体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才能更加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村BA”篮球邀请赛期间,雨中的台盘乡篮球赛场。(图片来源:贵州省民宗委)
近年来,“村BA”“村超”持续燃爆全网,被誉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吸引了外国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关注,其原生态和接地气,是外媒着墨最多的内容之一。
“村赛”为何火爆,并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中国日报网副总编辑李欣看来,“村赛”呈现的民众文化热情既是脱贫攻坚战胜利后群众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是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诠释。李欣表示,“中国日报始终以‘小切口、有温度、暖人心’叙事,让千百万普通百姓成为精彩中国故事的主人公,全面、真实、立体展现中国形象。”
今年6月18日,青海西宁,在果洛西宁民族中学读高一的尼东拉毛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在学校里,为习近平总书记亲口讲述自己家乡的变化。
▲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学生尼东拉毛在上课(图片来源:新华社)
尼东拉毛出生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这里海拔高,气候恶劣,环境艰苦。2019年,果洛州借上海市对口支援的契机,在西宁建设了这所全日制寄宿制完全中学。
2023年,尼东拉毛通过努力考入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正是这所学校的建立让我有机会走出草原,来到省会城市读书,能够见到习爷爷,使我的眼界更加开阔、志向更加远大。”尼东拉毛说。
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还在延续,每一个人都是故事的主角,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画卷,以深厚的爱国情感汇聚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精神力量,让民族团结进步的根基更加牢固。
向“新”而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霍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论坛上进行发言(图片来源:中国民族报社)
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近年来,从“考古盲盒”脱销、三星堆遗址“上新”,到暑假期间的“考古旅游热”“博物馆热”……考古虽“曲高”,却逐渐不再“和寡”。同时,作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和形象,一件件通过考古发现的文物自带流量,吸引越来越多人主动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
“考古学与文献史学一道,书写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脉络和发展线索。”教育部“长江学者”、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霍巍说,考古学“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利用好考古学的最新成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研究和阐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纪连海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论坛上进行发言(图片来源:中国民族报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成体系的,并非珍珠项链。”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师、《百家讲坛》主讲人纪连海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影响全世界,我们应该讲清楚其历史脉络、内涵外延、辉煌未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拥有一席之地,更好拥抱未来。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如今,越来越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正在“时尚变装”中加速“破圈”,超越时空维度,给人以感动与震撼。
几个月前,一位中年大叔穿着皮鞋、西裤、Polo衫,和一群青年学生跳蒙古族舞蹈的视频火了。很快56岁的姜铁红被认了出来,他是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
许多人说,这条视频之所以火是因为反差,大家没看到过一个50多岁的胖大叔还可以这样跳舞,但姜铁红认为,火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姜铁红在“道中华”直播间表演(图片来源:道中华)
“《奔腾》所传达的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体现。”姜铁红表示,这支舞中蒙古族和朝鲜族等传统舞蹈元素的融入,现代与传统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在西藏安多,“措香”是从海里升起,手持扎念,弹唱歌舞的妙音天女。
▲在拉孜一个茶馆,陌生的老爷爷听陈嘉玮弹琴,初次见面,也如老友重逢。(图片来源:道中华)
在浙江宁波,同样有一位生长在大海边的“措香”——“95后”汉族姑娘陈嘉玮,“措香”是她的藏族名字。自2019年开始,她将自己弹唱传统藏族音乐的视频发布网上,凭借地道、精彩的扎念弹唱,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
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一个想法在陈嘉玮的心里萌生:以文化为桥梁,以音乐为媒,促进两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让大家心灵相贴。
“我想用新生代年轻的视角,把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来。我想让更多人知道,传统的民族的,也可以是很潮的选择。”她说。
利用好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为各族群众构建起直观、生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式,能更好触发情绪共鸣、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在陈嘉玮的歌声中,没有神秘,没有隔阂,有的只是辽阔的雪域、无垠的草原,和同一片土地上耕耘幸福生活的人们……
技术赋能,携手构筑网上共有精神家园
“我们创新城市民族工作网络路径,在全国首创‘两标准一平台’,有效提高各民族交往的频度、交流的广度、交融的深度。我们坚持网络赋能民族地区发展,创新推动民族地区数字乡村建设,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四川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赵俊民说。
数字化建设成果,让各族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也让各族群众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近几个月来,人们跟随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的脚步行走219国道,在追寻“诗和远方”中,感悟文化之美、厚植爱国情怀、筑牢文化自信。
▲“道中华”边疆行“曼行国道·219”活动中,蒙曼在滩散小学的赠书仪式上和孩子们合影。(图片来源:道中华)
“我们要怎样才能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在行走‘国之大道’时,我直接化身为‘战地记者’现场直播,营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让大家切身参与其中。我们摆事实、讲故事、做内容,就是想形成一个全民可以参与的互联网时代,能让所有人从中获益,也让所有人为其注入正能量,为营造健康的网络文明贡献力量。”蒙曼引经据典,引得现场掌声阵阵。
“曼行国道·219”的背后,是国家民委“道中华”文宣平台。
2022年,为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国家民委整合国家民委系统内外资源,重点打造了大型融媒体品牌——“道中华”。
“国家民委始终秉持交流互鉴,立足中华文明丰厚的历史底蕴,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对外讲好中华民族故事、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不断提升民族领域国际传播效能,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国家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郭卫平表示。
▲“道中华”边疆行2023年走进广西崇左(图片来源:道中华)
创立两年多来,“道中华”微信公众号累计粉丝总数突破600万,200多条文章和短视频阅读量超过10万+。举办“道中华大讲堂”15场;“道中华·边疆行”累计开展10多场,话题阅读量超2亿人次;“曼行国道·219”全网流量突破10亿。
此次论坛发布的新书《道中华文萃》与《道中华访谈录》,收录“道中华”重要文章、访谈共100余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高深的理论变得亲切可感,让遥远的历史触手可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和生动的教育素材。
此外,论坛上启动的“道中华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品创作大赛,也充分体现了技术进步成为内容生产的价值增量,切实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性。
论坛发布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部分优秀学术成果目录,同样令人瞩目——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国家哲学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等20部著作,到《中华民族的“全民一体”属性》等56篇论文,这批2021年至今部分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网络空间,以更接地气的方式传播主流声音,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内容深度,着力提升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效能……论坛现场,与会嘉宾踊跃发言,真知灼见相互碰撞,如何更好在网络世界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也在大家心中明晰起来。
“构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空间大有可为,而且必须有更大作为,让‘铸牢’与互联网双向奔赴、有机融合,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盈网络、清气盎然。”国家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郭卫平在致辞中希望,大家共同担负起这一神圣职责,共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文明建设,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相信未来,一场场生动的文化创新实践将继续上演,不断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周宛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