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突破 争做智慧电厂的技术先锋
济南能源集团所属热电集团2×66万千瓦先进燃煤机组供热项目作为第一个开工的山东省“十四五”新增超超临界煤电项目,项目设计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始终坚持“安全能源、绿色能源、智慧能源、温心能源、经济能源”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技术引领、先进供热、创新集成、智能管控、节能高效、生态环保的未来“智慧电厂”。
项目临时党支部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大力激发党组织及团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项目深化年”和“数据治理年”的攻坚任务中,围绕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智慧电厂”热控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重点难点、打通卡点堵点,努力在技术研发和应用上取得新突破。
创新突破勇争先
自加入济南热电集团以来,王俊东始终站在技术创新的最前沿,成为推动集团公司热控系统、“智慧电厂”及信息化设施建设与优化的关键人物。2023年,在集团2×66万千瓦先进燃煤机组供热项目中,他更是勇挑重担,主导了项目热控系统、“智慧电厂”及信息化设施的建设工作。
面对首批2×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供热机组这一技术挑战,王俊东没有退缩。他深知,这样的机组形式在国内尚无成熟经验可借鉴,控制系统的设计与集成更是难上加难。然而,正是这样的挑战激发了他的斗志和创造力。
王俊东带领这支年轻的团队迎难而上,与总包方和主机厂商紧密合作,通过无数次的沟通、论证与实验,创新性地将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及监测设备全面集成。这一过程中,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确保了控制系统的全面兼容性和高效、安全、经济、平稳地运行。勇于担当,敢于突破!他和他的团队为大机组项目信息化设施、热控系统建设以及下一步打造“智慧电厂”奠定了坚实基础。
严控质量保安全
热控设备的安装需要极高的精度,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面对全厂热控测点约45000个,每一个测点都需要经过入场验收,校验检查,需要在安装过程中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确保设备的安装质量。
项目初期,面对复杂多变的热控系统调试难题,王俊东迎难而上。他深知,每一个参数的精准调校,都直接关系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于是,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泡在现场,从一根根电缆的铺设到一个个传感器的校准,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有一次,为了解决一个顽固的温度测量误差问题,王俊东连续三天三夜守在控制室,通过无数次的数据比对和现场验证,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成功实施了优化方案。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技术难题,更为项目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成本,赢得了建设方及同行们的广泛赞誉。
绿色低碳创模范
面对电力市场竞价上网的激烈竞争,供热发电机组作为省调机组,不仅需稳定电网“电线”运行,还需精准调控供热“温度线”,这种“双线运行”模式对控制系统设计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王俊东,敏锐洞察到这一挑战背后的机遇,毅然决然地将“智慧电厂”系统概念付诸各项工作中。
他深入多地考察调研,广泛搜集前沿信息,力求掌握最新的热控制技术和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反复论证,王俊东团队制定出了一套既符合实际又前瞻性的建设方案,旨在进一步提升电厂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管理能力。这一举措不仅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还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攻克技术难关的同时,王俊东始终将创新视为团队提升的核心动力。他紧盯施工一线,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极倡导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与应用,同时结合项目实际进行改进和优化。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功总结出了一系列高效、智能的热控解决方案,为未来的运维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项目计划2025年6月迎峰度夏前投产运行,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下步工作中,王俊东和他的团队将持续以“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工地上”主题实践为总抓手,在“初心+炽心安源”党建品牌引领下,坚守安全底线,严把施工质量,建设精品工程,努力在“项目深化年”攻坚中走在前、作表率、争一流,将青春写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新征程上。(王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