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故事|生态环境好是实实在在的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每周六早上7点,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5公里开跑,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六年级11班学生的一个共同“约定”。从春的花草萌发,跑到夏的绿荫舒展,再跑过秋的金黄璀璨,跑向冬雪烂漫……今年6月15日,他们完成了第100次晨跑。
100次晨跑的底气,与北京的蓝天有关。2021年至2023年,北京空气质量连续3年稳定达标。周民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经历了北京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全过程。在他看来,蓝天给了孩子们在户外享受运动、感受自然的可能。
过去10年,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不只是大气,也包括水、土壤、生态等多维度的改善。对照2015年我国提出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一个个如期完成的目标共同勾勒了美丽中国的图景。
在这美丽中国的画卷上,既有孩子们100次晨跑的欢乐图景,也有一群年轻生态环保人和前辈们的扎实努力。
久久为功攻坚污染 找回蓝天碧水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施工图,改善环境治理是核心要义。方案凝聚起的共识是: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还给老百姓繁星闪烁、鱼翔浅底。
今年6月28日,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自动监测室副主任姜南参加了第三届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决赛。在他看来,这次比拼“重实战、科技范儿满满”。
姜南在监测岗位工作了14年,是紧盯前端污染物的“哨兵”。监测数据通过他们的分析,变成了每天实时更新的空气质量指数,传递给老百姓。
常年与数字打交道的,还有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王莉华。2012年9月,20多岁的王莉华刚步入工作岗位,就赶上了北京大气PM2.5监测网络建设,一场硬仗即将打响。
2013年,PM2.5浓度正式对外发布,北京当年的年均浓度为89.5微克/立方米。同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明确要求,到2017年,北京要将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这一被称作“京60”的目标,当时在许多人看来难以实现。根据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从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到60微克/立方米,最快也要10-15年才能完成,而留给北京的时间不到5年。王莉华清楚记得,彼时的北京市环保局里,许多办公室都贴上了“京60”字样。
按照“大气十条”,向重污染打出的组合拳方案涉及产业、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的结构调整,尤其是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等目标甚至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根据2013年北京开展的第一轮PM2.5源解析结果,燃煤污染是第二大来源。通过综合施策,燃煤电厂、燃煤锅炉、民用散煤等得到根本治理。
2017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北京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大气污染防治的步伐没有停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污染防治就是其中一战;2018年3月,我国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
北京打赢了蓝天保卫战,姜南、王莉华也在污染防治攻坚的10年里收获了成长。
这些年,姜南的监测工作发生了巨大转变。2013年,1.6万多平方公里的北京只有35个监测子站。如今,在原有基础上,又建立了上千个支撑管理的小微子站。综合应用自动监测技术、组分监测技术、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及地基雷达监测技术等手段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越来越完善,精细化管理“最后一公里”真正打通,延伸到了基层。
2021年至2023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33、30、32微克/立方米。从高浓度快速降低,到低浓度稳定达标——污染防治攻坚进入新阶段。
回顾2013年出台的“大气十条”、2018年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再到2023年11月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每一份顶层文件都在最关键节点指明方向。
王莉华在多个业务部门锻炼后,对环境治理有了更深的感受。她介绍,北京正努力构建新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协同减污降碳,企业用电、温室气体等正逐步被纳入监测范围,并基于大数据挖掘潜在规律和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政协联组会时,回忆起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召开时北京的蓝天,“那几天天气很好,当时有人问,这是‘APEC蓝’,能持久吗?我回答他们,这并不是短暂的蓝天,几年后它将是永久的蓝。”
在场的委员回忆起这个细节时说,总书记语气坚定。那是“久久为功,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必胜信心。
从山顶到海洋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希望这条丝巾上描绘的‘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愿景成为现实。”今年7月11日,《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发布,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在当天的发布会上一边介绍,一边拿出一条由3个废弃塑料瓶制成的丝巾。
这些废弃塑料瓶来自广州南沙区的公益净滩行动,它们的“华丽变身”是我国打造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的一个侧影。
当珠江口和三娘湾的中华白海豚、深圳湾和涠洲岛的布氏鲸成为城市的代言时,郭芳引用了一句古语来形容:“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总体要求也包括“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021年,在云南,短鼻家族北上后又回家,得到人类一路守护的故事备受全球关注。同年10月,在昆明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开幕式上出现了这群大象的身影,一部短片记录下它们洗澡、漫步、吃庄稼的样子。短片里,一名村民说:“庄稼没有了可以再种,大象不保护就没有了。”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代理执行秘书大卫·库珀看来,中国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张,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达成一致的2050年“与自然和谐相处”愿景是相契合的。
为达成改革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创新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有效保护超过30%的陆域国土面积;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建成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投入力度最大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明确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开展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夯实绿水青山的制度根基。
以涉海领域改革为例,2018年机构改革,海洋环境保护的职责整合到生态环境部,设立了3个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机构,打通了陆地与海洋、贯通了生态与环境,构建了陆海统筹、河海联动的综合治理体系。部门间合作更加有力,区域间协同更加顺畅。
我国还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其中,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世界海拔最高、中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
年轻的藏族小伙儿才朗达杰见证了家乡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的变化。那里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坐落的位置,曾因长期超载放牧,出现草原退化。为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世代居住于此的牧民搬迁到几十公里外,放下了牧鞭。
生态体验活动给海拔超过4000米的玛多带来了新活力。作为当地社区“土著”,才朗达杰加入到黄河源园区特许经营项目中,热情地向远道而来的人们介绍着他再熟悉不过的河流和动物。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这里的生态管护员,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是数千名和他一样的管护员的习惯。
万里黄河,东流入海。壮阔的河海交汇地带,有我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是东方白鹳、黑嘴鸥的全球重要繁殖地,以国家公园的形式保护了起来。黄河口国家公园是全国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目前各项创建任务已基本完成。
长江黄河孕育华夏儿女,保护母亲河迫在眉睫。如今,长江干流连续4年、黄河干流连续两年全线水质保持Ⅱ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近期开展的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改革创新,聚焦长江大保护,首次统筹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
我国坚持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动真碰硬,新修订的环保法“长出牙齿”,生态环境法典有望成为继民法典之后的我国第二部法典。
再看各地,山东省齐河县地处黄河北岸,专门设立以“黄河生态”命名的环境资源审判专业法庭;福建省厦门市为无居民海岛立法,为保护一段仅几百米的自然岸线立法……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全国人大代表、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推进中心职工张金海告诉记者,现在的东营,珍稀的白天鹅飞进城市湿地嬉戏觅食已是常态,就连生性挑剔的东方白鹳也在城市附近“安家产子”。
厦门市观鸟协会会员黄志泉则将观鸟发展为自己的事业,他创办自然教育机构,带孩子们观鸟、赶海、深入厦门的自然生态中。在他看来,“唯有了解才能更好地保护”。
逐绿而行 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
7月9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印发,这是生态环境领域促进新质生产力“1+N”政策体系的N个文件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一个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共识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质量“高不高”。
新时代以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6.8%,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稳居世界第一,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超过35%,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
绿色低碳转型的蓝海,呼唤青年的加入。2022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提出,要在储能和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金融和碳交易等领域培养紧缺人才。
今年六五环境日前夕,15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要求,大力培养产品碳足迹专业人才,完善相关职业体系;鼓励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开设产品碳足迹相关课程等。
现在及未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建设中找到青春方向。人们对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追求,成为80后徐源鸿的新赛道。
当北京爱分类环境有限公司总裁徐源鸿放弃了写字楼里的光鲜职业,要把收废品作为创业项目时,父亲不能理解。二三十年前,父亲靠收废品供徐源鸿上了大学,他却要再回到这个行当?
但徐源鸿坚定地告诉父亲,这个行业今非昔比,有发展的潜力。
徐源鸿看到的背景是,国家已树起了生态文明的大旗,社会逐渐形成的共识是,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那垃圾减量、资源循环利用就是绿色生活方式的题中之义。
他的企业从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平房发展到一栋大楼,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近千名员工,开创北京市生活垃圾“两桶一袋”分类模式,再迭代到“一袋式”上门回收便民服务,实现回收物的再生利用,减少碳排放。
早在2015年,时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成员的杨伟民就曾表示,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核心是“共治”。环境治理需要政府、市场、个人、社会来共同参与,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共治,也是改革方案中的原则之一。
2017年,一群年轻人用一年时间开发出“光盘打卡”小程序,作为全球首款基于AI识别来减少食物浪费的产品,用户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光盘”行动兑换奖品。
在“Z世代”青年的创新中,“光盘打卡”版本不断迭代。“光盘打卡”小程序联合创始人程振旺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搭建“中国智慧节粮联盟”,陆续加大社会动员力度。通过“政府+公益+企业”多轮驱动模式,截至目前,平台累计用户1124.8万,带动节粮4645吨,预计减碳17970吨。
浙江省台州市探索形成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在2023年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该模式采用区块链和大数据技术,打通了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资源高值回收利用和渔民共同富裕的路径。“蓝色循环”模式不光在全国多省推广,在国际上也得到广泛关注,新加坡、法国、德国、韩国、日本等都在应用。
不懈的探索,像孩子们一个个锲而不舍的5公里,蹚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改革之路。郭芳说,这些经验,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愿意与各国交流互鉴,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蓝色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碧海蓝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刘世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