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澳媒:了解中国的澳大利亚人,是对华交往的宝贵财富

2024-06-21 09:43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网站6月20日文章,原题:澳大利亚必须重视而非妖魔化中国事务专业能力澳中交往中有个难题:如何与一个并非安全合作伙伴的国家保持经贸关系。要应对这种复杂情况,须具备各方面知识——从跨文化商业智慧和经济专业知识,到了解中国所面对的社会和政策问题。就对华打交道而言,知识就是力量。那些了解中国的澳大利亚人,是对华交往的重要财富。中国总理近期的访问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思考如何培养并与那些拥有成功规划澳中未来关系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进行合作。

澳人文科学院近期发布的有关澳大利亚之中国能力的报告指出,有必要在中小学和大学中加强有关中国和汉语教育。澳确实拥有中国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没有得到很好利用,资源被浪费了。他们是曾在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澳大利亚人,对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原因以及对澳的影响有着宝贵的了解。在堪培拉稳定对华关系之际,他们应成为澳产业界和政府的参与者。但在当前的狂热地缘政治环境中,这些具备中国知识的人,很有可能不仅得不到认可,反而会遭到怀疑。

我曾在中国生活、工作过若干年。回到澳大利亚后,我向澳大学介绍与中国开展合作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最近,我被任命为在华澳大利亚研究基金会主席。我们需要第一手经验。对中国的实地了解是澳大利亚的一种资源,但如果有人将其视为负担,这种资源就会被浪费。最近,堪培拉一家媒体公司老板指责我是中国政府的“间谍”。他想知道我在华的详情以及我返澳的动机……不幸的是,这个插曲反映了更广泛的问题。有些澳大利亚人——往往身居要职,本应更了解情况——却认为像我这样的经验和资历值得怀疑。

作为学者,我致力于在依赖中国学生学费收入的澳院校中更好地建设了解中国的能力。我们的大学可以通过获取外部数据,深入了解中国的政经和民众,并从中受益。政府和企业在规划对华交往时也会受益匪浅。这理应被视为符合澳国家利益。但可以想象,试图参与当前公共和政策讨论的华裔澳大利亚人会面临怎样的障碍。

澳大利亚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支持澳年轻人在华工作、学习,更重要的是,支持他们回国后利用所学参与澳经济和公共政策生活。可考虑三个优先领域:

首先,公开支持澳学生赴华留学。其次,澳产业界和政策界需要与具有中国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澳大利亚人建立更好的联系。澳大利亚的中国能力是国家利益的核心之一,这点必须得到商业和政策部门认可。此外,澳缺乏有关在华学习和工作过的公民的数据。我们的中国事务专业人才规模有多大?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他们?了解我们的国家知识库并与之有效互动,对于推进对华关系至关重要。若我们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宝贵的知识资产,就是以自身的不安全感阻碍我们的国家安全。(作者安吉拉·莱曼,乔恒译)

【责任编辑:李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