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在上交会,遇见科技产业的“未来图景”

2024-06-14 09:03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上海6月13日电 题:在上交会,遇见科技产业的“未来图景”

新华社记者周蕊

水下无人机看清海底万象、人形机器人在场馆内自主“行走”、可以载人的空中“出租车”、在运动中就能“飞拍”完成产品质检的协作机器人……正在进行中的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一系列科技感十足的新技术、新产品正在描绘未来新图景。

低空经济是近段时间以来备受关注的新技术,在上交会现场,不少企业带着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前来。

红白相间的涂装,峰飞航空科技带来的2吨级货运无人驾驶航空器V2000CG凯瑞鸥成为上交会的“明星展品”。历经1年半适航取证进程,这款飞机今年3月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现已收获国内外订单超过200架。

峰飞航空科技在上交会上展示货运无人驾驶航空器。新华社记者周蕊 摄

峰飞航空科技高级副总裁谢嘉说,今年初,峰飞盛世龙“空中出租车”从深圳跨海飞行至珠海,将单程2.5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至20分钟,“我们还向日本的客商交付了首架盛世龙飞机,有望在2025年大阪世博会期间实现eVTOL演示飞行”。

“就在两周前,我们的载人eVTOL航空器启动了适航取证工作,有望在2026年完成相关适航取证工作,取证完成后,我们的‘空中出租车’可用于空中载客运行,为居民带来空中出行新选择。”谢嘉说。

无人机能飞天,还能入海。东古智能带来的“海洋之眼”轻工业级水下机器人,可完成光缆巡检、搜救、水下考古等任务,该公司还瞄准东南亚等地水下潜泳摄影细分市场,加速“走出去”的步伐。

观众在上交会上观看人形机器人行走演示。新华社记者方喆 摄

上海市商务委主任朱民介绍,作为技术贸易“风向标”,28家企业和机构在本届上交会上首发新产品、新技术,其中全球或全国首发有11项。“作为技术贸易领域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性展会,上交会将充分发挥技术贸易平台功能,支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展示和转化平台。”

第十届上交会由日本大阪市担任境外主宾城。大阪市经济战略局理事和田彩介绍,大阪以“未来社会的试验场”为主题展示节能环保、智能制造领域的先进技术。在上交会期间举行的“日本大阪企业技术推介会”上,7家日本企业和20家中方企业参与对接交流,通过前期的项目预对接和活动现场面对面交流洽谈,会后共有15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上交会上,观众正在参观境外主宾城大阪带来的技术。新华社记者周蕊 摄

本届上交会秉承“创新驱动发展、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贸易”理念,锚定世界科技发展前沿趋势,以“数链时代,绿动未来”为主题,设置主题馆、能源低碳技术、数字技术、生物医药技术、创新生态及服务五大展区,总展出面积为3.5万平方米,汇聚了来自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19个省区市的创新成果,参展企业近千家,集中了一批各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

自2013年创办以来,上交会累计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8500家客商,持续打造技术贸易“风向标”,营造技术贸易“生态圈”。

【责任编辑:刘峻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