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20个国家气象站突破6月极值!持续性高温还需注意哪些?专家解读
央广网北京6月11日消息(记者黄玉玲)6月8日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高温迅速发展,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截至10日下午,山东、河北有超过20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突破当地6月上旬极值,河北南部、山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
最高气温预报图(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高温成因:晴空辐射和下沉增温共同作用
预计未来十天(11日至20日)北方地区高温将继续发展,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等地35℃以上高温日数有6~8天,河南等地部分地区可达9~10天。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符娇兰介绍,近期华北、黄淮等地受高压脊天气系统控制,天空云量较少,在晴空辐射和下沉增温的共同作用下,促进了高温发展。
预计11日至14日,华北、黄淮、苏皖北部、湖北西部和北部、陕西、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新疆盆地地区等地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河北中南部、河南中北部、山东西北部和中部等地部分地区可达40~42℃。期间,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地部分地区的日最高气温可达到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15日至16日,上述地区高温范围和强度有所减小,但河南等地高温仍将持续;17日至6月下旬前期,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将再度发展,部分地区气温可达40℃以上。
符首席提醒,本轮高温天气是北方地区今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高温过程,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高温持续时间长、日最高气温有极端性,部分地区发生中暑气象风险高,建议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驾车出行注意防范高温爆胎等突发交通事件;高温影响期间用水用电需求激增,公众需注意用电安全。
高温天气还需注意夏玉米、夏大豆播种、出苗等问题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近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WMO全球年度至十年气候最新通报》(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未来5年,至少有一年的全球年平均温度将比工业化前水平暂时高出1.5℃的可能性为80%。报告预计,2024年至2028年,每年全球平均近地表温度将比1850年至1900年基线高出1.1℃至1.9℃。未来这5年中可能(86%)至少有一年将创下新的温度纪录,超过2023年这一目前最热年份。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郑志海此前也表示,今年,全球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对我国来说,今年夏季的高温天气来得相对比较早一些,高温的过程对全国来说也会比较频繁。
气象专家提醒,近期,北方持续高温,南方多暴雨天气,夏季天气特征尽显。建议公众根据天气预报,做好防暑降温等措施,老人、小孩及体质较弱人群应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外出;南方气温较北方凉爽,但降雨频繁,外出需注意安全,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此外,关于农业方面专家表示,由于华北南部和黄淮大部气温偏高,土壤墒情持续偏差,对夏玉米、夏大豆播种和出苗不利。西北春播区多阵性降水,利于春玉米、春小麦等春播作物生长。东北地区北部降雨日数有3至6天,不利于前期偏涝地区土壤散墒,对旱田作物根系生长和设施农业生产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