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中国,新疆创业—— 一位法国“90后”的中国情缘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邢晓婧 刘欣】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2014年起定居中国新疆的法国“90后”小伙贝桑松·夏尔·汤姆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讲述了家族里的中国故事以及他个人的中国情缘。
在贝桑松的家乡——法国中部城市布尔日,有不少和中国高校的合作项目。大三那年,贝桑松参加学校的“2+2”项目于2011年来到重庆工商大学留学。在此过程中,他逐渐产生了先试试留在中国工作的想法,没想到12年间在中国结婚生子,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生活至今。
(图为贝桑松·夏尔·汤姆正在教授法语课。受访者供图)
“我被中国的发展所震惊。”回想起刚来中国的情景,贝桑松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重庆是我踏足的第一个中国城市,完全没想到竟然发展得那么好,要知道,重庆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城市。”
2014年6月,贝桑松和妻子去新疆旅游时,偶然发现新疆有很多企业和一些非洲的法语国家有合作项目,对法语教学有巨大需求,而法语培训机构在新疆几乎是空白。这让贝桑松夫妇看到商机,萌生了在新疆创业的想法。2014年年底,他们举家搬迁至乌鲁木齐,不久后,一家以“乌鲁木齐法语之家”命名的法语培训公司便正式开业了。
说来贝桑松家族和中国颇有渊源。他的姥姥克里斯蒂亚娜(Christiane)于1932年出生在北京长城脚下,姥姥的父亲是一名法国军官,在当时的法属殖民地越南工作。因为中国各方面的条件相对较好,克里斯蒂亚娜在童年时去过北京很多次。
克里斯蒂亚娜五六岁在长城脚下生活时,那里有个技艺高超的铁匠。有一次,贝桑松的太姥姥给了铁匠一些硬币,他便用融化的硬币打了一柄做工精美的勺子。姥姥小时候用过,后来传给了贝桑松,他一直带在身边,算起来这把勺子也快90岁了。
大约40年前,法国电力集团(EDF)作为技术总负责方,参与了中国第一个大型核电项目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行。克里斯蒂亚娜的哥哥正是法国工程师团队的负责人,因为工作原因,多次往返于中法两国,2020年不幸因新冠疫情去世。贝桑松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有时候听到他讲起在中国的生活,姥姥也能依稀回想起小时候在中国的故事,祖孙俩因为中国多了很多共同语言。他笑着说,“我姥姥今年92岁了,还很有活力”。
“西方新闻媒体上的中国,不完全是真实的中国。”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贝桑松说,刚开始听说他在新疆定居了,他的父母专程飞到乌鲁木齐看他。他的家人在乌鲁木齐逛商场时连呼“吃惊”,感叹在法国吃的奶酪、用的东西,几乎都能买到,生活非常方便。他们还惊讶于乌鲁木齐的高度融合,这里不仅有各个民族的中国人,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他们亲眼看到之后就放心地回国了。
贝桑松的其他朋友也来到乌鲁木齐旅游,尤其喜欢新疆独特的风土人情。在这里,有少数民族,有外国人,保留着传统的风俗,也可以过现代化的生活。还有好几个女性朋友表示“很有安全感”,因为她们在国外的时候晚上不敢单独出门,但是在新疆完全可以。
“我知道西方社会对中国存在误解甚至是偏见。”贝桑松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每当我回国的时候,经常被问起在新疆的生活怎么样。我总会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我在新疆交到了各个民族的朋友,家庭和睦、事业稳定,生活得很好,跟西方新闻媒体报道的不完全一样。有时候对方半信半疑,我就会说,‘不相信的话,你就自己买张机票去看看吧’。”
贝桑松告诉记者,他曾在很多城市生活过,但算下来在乌鲁木齐生活的时间最长。他说,“乌鲁木齐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很喜欢这里,目前没有离开的打算。”
如今,贝桑松夫妇把“乌鲁木齐法语之家”经营得有声有色,他的学生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汉族等各个民族,有退休老师,也有小孩子,有的在乌鲁木齐,还有的在上海、青岛、烟台、宁波甚至是法国、加拿大等地,通过线上课程跟贝桑松学习法语。
贝桑松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的一个学生憧憬进入香水行业,在他的帮助下去了法国留学;还有个学生在法国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现在在深圳的一家高级酒店工作。“我帮助中国学生实现梦想的同时,他们的励志故事也让我受到鼓励。我愈发感受到了作为沟通中法两国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可以发挥出的作用。”
在贝桑松经营的法语之家,常常举办法国文化交流活动,不管是哪里人,只要对法语感兴趣都可以参加,一边品尝法式美食,一边谈天说地。贝桑松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我们计划组织相关活动,让中法两国民众有更多机会交流,增进了解、认识对方的国家,是成为好朋友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