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周立波与蒋牧良催生全国第一家县文联

2024-01-18 09:54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纪念文学大师周健明逝世三周年

杨远新

这世间诸多人,诸多物,诸多事,皆因爱而生,因爱而长。汉寿县文联——全国率先成立的第一家县级文联,他的成立,凝聚了周立波、蒋牧良这两位文坛巨匠的大爱。他的恢复,汇集了周立波、周健明这两位文豪父子的深爱。2024年1月18日,是文学大师周健明逝世三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细数汉寿县文联的发展之路,让人倍觉温馨与浪漫,陡添豪气和力量。

周立波与长子周健明

周立波、蒋牧良催生全国第一家县级文联

那是上世纪60年代,位于美丽西洞庭湖畔的汉寿县,产生了闻名全国的两个先进典型,一个是周文庙公社红菱湖大队,一个是洲口公社小港大队十三生产队,前者因从龙王口里连年夺得粮食高产,对国家贡献大而成为全省全国的一面红旗。后者创造了一套全新的经营管理经验,充分调动起广大社员的生产积极性,使得这个生产队的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洲口公社党委书记周立民在该生产队连续蹲点四年,他把好的管理经验归纳总结上报,引起各级领导重视,大力推广小港十三队经营管理的经验,特别是时任省委书记张平化把考察小港十三队的情况写成书面材料,呈报给毛泽东主席,毛主席阅后欣然挥笔批示:发各省、市、区党委。同时批给党中央的喉舌《人民日报》,随即,小港十三队的经验材料见诸《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这如同万吨陨石投入大海,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时任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周立波,凭他那双洞若观火的敏锐目光,发现这两个先进典型如同“元茂屯”和“清溪乡”,对新文学具有特殊的意义。他与时任省作家协会主席蒋牧良综合分析相关材料后,一致认为红菱湖大队和小港十三队所走的路子,所取得的成绩,代表着新农村发展的方向。

于是决定:由蒋牧良亲率一个作家采风团,团员由曾经受到毛主席、周总理亲切接见的著名农民作家刘勇,还有地质勘探队员出身的青年作家金振林等组成,深入到这两个单位体验生活。

那个年代,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作家走到哪里,文学基层组织就发展到哪里,文学创作就繁荣到哪里。因此由蒋牧良率领的作家采风团出发之前,周立波给他们交代了一项特殊任务,那就是不适时机地在汉寿建立起全国第一家县级文联。随后,周立波经与有关方面协商,又派来了一批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相继深入红菱湖大队和小港十三队,与那里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全身心地体验生活,创作出了大批报告文学、散文和小说,还有戏剧和歌曲,深得汉寿县委、汉寿县政府领导赞赏,深受全县人民的喜爱。

与此同时,蒋牧良利用各种机会,对县委、县政府班子主要成员作了细致观察和深入了解。县委书记詹顺初出身贫苦,虽然在本应该读书的年龄未充分享受教育的阳光,但参加革命工作后,全凭刻苦自学,掌握了适应工作需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县委常委、县长何秋舫与其年齡相近,经历相似,都是苦大仇深的农民干部,都对文化和文人充满好感和深情。两人在全县干部大会上作报告都不用讲稿,提出的符合县情民情的各项工作要求,都能得到群众的响应落实。两人的体貌特征都高大魁梧,仪表堂堂,说话的声音都洪亮有力。两人都是典型的中华脸。两人性格略有差异,书记稳重干练,县长大刀阔斧,正好互为补充,堪称黄金搭档。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周立民则温润如玉,典型的文人气质。他19岁进入只交生活费的汉寿简易师范学校读书,对文学、戏曲、书法、绘画、音乐的天分被激活。参加工作后虽然繁忙,但从未放弃过对文学艺术的爱好,因而与许多文学艺术界的知名人士成为好朋友。这在书记和县长之间,无形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还有县委副书记童子香、副县长贾玉梅等,都是既自身有才,又特别爱才的领导干部。

就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之下,蒋牧良代表周立波及省文联党组,向汉寿县委正式提出建议,组建汉寿县文联。此话一出,立即得到了县委、县政府这几大领导的热烈响应。詹顺初及时召开县委常委会议,会上人人举手赞同,没有不同的声音,而且都积极地表示,县文联成立之时和成立之后,需要自己做什么,一定当仁不让。县委常委、县长何秋舫当即指示县政府办,给县文联提供适宜的办公场所和办公用品。周立民立马组织召开县委组织部部务会议,确定文联机构的层级,核定县文联正副主席的职数,挑选适合开展文联活动的专业干部。

1964年春,全国第一个县级文联在汉寿诞生。主管文教的副县长贾玉梅任县文联主席,县文教局局长梅鹤琴任县文联副主席。下属文学、戏剧、美术、音乐、书法、杂技等各门类协会应运而生。随之,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还不定期编印出版了会刊,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各类文艺人才,特别是文学创作人才脱颖而出,《汉寿报》记者曹逸兴、洲口公社党委秘书伍顺生等,连续创作多篇反映红菱湖大队和小港十三队先进事迹的特写、报告文学、散文,相继在《滨湖日报》《湖南日报》《湖南文艺》等园地发表。美术、摄影成效显著。正当全县群众文艺蓬勃兴起之时,没想到受大环境的影响,县文联被迫停止运转,各项活动取消,各协会纷纷解散。

周立波在益阳清溪村田间

周健明力挺恢复汉寿县文联

有散必有聚。聚散皆是缘。十七年之后,随着国家发展进入一个崭新时代,汉寿各界精英和文化名流强烈要求恢复汉寿县文联,这自然引起了常德地区文联和湖南省文联的高度重视。

1983年,担任湖南省文联执行主席、党组成员的周健明专程来到汉寿,在县招待所住了整整一个星期。此行他抱有两个目的,一是建议和督促中共汉寿县委恢复县文联,二是回到他三十四年前曾经工作过的酉港公社柳林嘴大队,体验那里的新生活,了解那里的新民情,为创作长篇小说《柳林后传》做准备。这年,他的长篇小说《柳林前传》已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他继《湖边》之后,在该社出版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他要再接再厉,冲刺第三部,以此构成描绘西洞庭湖的巨幅画卷。

此时的周立民已经担任中共汉寿县委书记长达七年之久,在全县干群中树立起了很高的威望。他俩相逢,性格、为人处事的风格特点极其相近,都像一块温润透明的玉石。那些天里,二周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因而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周健明在周立民的陪同下,走访了柳林嘴,登上巍峨大堤,眺望浩浩洞庭湖,走下码头,踏上趸船,他仿佛回到了在这里担任区团委书记的日日夜夜,人也变得年轻活跃了许多。

这次,周健明看准了全国机构改革这一有利时机,铁了心要把汉寿县文联恢复起来,以达到继承父志,繁荣基层文学事业的目的。一路上,他坦诚地向周立民谈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周立民也早有此意。于是,二周一拍即合。

这期间,适逢周立民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研究县委组织部设置的本轮机构改革方案。他在未听取组织部长汇报方案之前,提出要把恢复汉寿县文联列入本轮机构改革方案之中。并强调:这是周立波之子周健明的建议。1964年,周立波、蒋牧良两大文豪催生了汉寿县文联,成为全国第一家县级文联。时隔二十年,周立波、蒋牧良的继任者周健明建议抓住本轮机构改革的机会,恢复汉寿县文联,不仅要保持在全国率先成立的第一地位,也要创造第一恢复的地位。由此达到繁荣全县文学艺术事业的目的。

县委常委一班人听了,都很高兴,都很振奋,一致同意采纳周健明的意见,恢复汉寿县文联。

周立民专门在家中设宴,而且是他和夫人罗延福亲自下厨,烹制出一桌鲜明洞庭特色的菜肴,如红煨野生甲鱼、野鸭炖萝卜、开锅才鱼片、冰糖莲子等,并拿出珍藏了十几年的茅台酒,招待周健明这位知音。席间,周健明得知县委常委会议一致作出决定,把恢复汉寿县文联列入本轮机构改革之中。他高兴得像个孩童,本不胜酒力的他,向周立民连连敬酒三杯。

因爱而生,因爱而长

汉寿县文联恢复建立的头四年里,为迅速壮大文学队伍,尽快繁荣文学事业,创办了《沧浪》文学期刊,连续举办了四届沧浪笔会,每届各有侧重,各呈特色。

第一届沧浪笔会于1984年8月中下旬,为时半个月,在风景秀丽的蒋家嘴水闸招待所和汉寿县棉纺厂招待所举行。笔会将团省委组织开展的青年文学创作竞赛结合其中。来自全县的18名作者,全是35岁以内的青年人。因而受到团地委和地区文联的高度重视。时任团地委副书记吴晓水,率团地委办公室、宣传部负责人到会指导。时任地区文联副主席、《桃花源》主编易尔康率两位编辑到会授课,选稿。使得18位青年作者的创作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笔会期间共创作出35篇(首),2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含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和诗歌。全部都是反映改革开放的新生活。这些饱含荷露的作品,大多数被《沧浪》创刊号采用,部分被《小溪流》《桃花源》《年轻人》等报刊采用。

第二届沧浪笔会于1985年6月14日至17日,在古老文明的汉寿县城举行。县委、县政府出面,从北京、上海、长沙邀请12位全国著名作家,他们是萧军、萧耘父女,叶君健和苑茵夫妇,峻青和于康夫妇,陈模、于雁军、未央、谢璞、金振林和周华珠夫妇、黄世衡、曹文轩,还有湖南电视台台长、党委书记何共淮,莅临汉寿,开展了五项活动。一是举办文学讲座七场。二是召开了作家与读者、与少先队员、与各界知名人士、与汉剧团演员见面大会或座谈会。三是组织参观访问。四是为西竺山烈士陵园、太子庙公园题词作画。五是观看县汉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大型汉剧《芙蓉女》,并和演员合影留念。

出席第二届沧浪笔会的部分作家和县领导在汉寿县少年儿童图书馆合影,前排左起:谢璞、未央、苑茵、叶君健、周健明、周立民、金振林

第三届沧浪笔会于1985年11月23日至12月1日在汉寿县棉纺厂举办。92位作者与会,其中女作者由首届沧浪笔会唯独一位,增加至27位。邀请著名作家、编辑家谢璞、金振林、易尔康等开展大型文学讲座6堂,除了与会作者,还有分布蒋家嘴镇的几家县属大型工厂的数百名工人听讲。

第四届沧浪笔会于1986年5月25日至27日,在龙阳镇和岩汪湖举办,请来著名作家浩然、编辑家刘国玺,在县影剧院举行大型文学报告会,固有的1248个位子座无虚席,连中间的过道和四周的走廊上都加满了木椅。

几十年过去,汉寿县文联不断发展壮大,《沧浪》越办越好,各项群众文化活动频繁,文学艺术创作硕果累累。仅2023年,全县作者在《散文选刊》《绿叶》《儿童文学》《小溪流》等文学期刊,在《湖南日报》《潇湘晨报》《常德日报》等报纸副刊,在红网、新湖南、作家网等新型媒体,共发表小说、散文等各类文学作品238篇(首)。有三本散文集正式出版。这是对周立波、蒋牧良、周健明、刘勇当年付出心血,成立和恢复全国第一家县级文联的最好回馈。也是对詹顺初、何秋舫、周立民、贾玉梅等老领导重视关心文联工作的最佳奖赏。

总之,汉寿县文联,作为全国率先成立的第一家县级文联,因爱而生,因爱而长。单位虽小,却是周立波、蒋牧良、周健明两代文豪用大爱和深爱凝聚成的一颗硕大珍珠,在西洞庭湖畔璀璨生辉。(供图:徐裕豪杨远新)

2024年1月16日深夜于蒙特利尔

【作者简介】

杨远新,湖南汉寿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湖南省公安厅高级一级警长、三级警监。出版有18卷本880万字《杨远新文集》,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春柳湖》(全四部,入围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爱海恨涯》《红颜贪官》《百变神探》,儿童长篇小说《欢笑的碧莲河》《险走洞庭湖》《雾过洞庭湖》《孤胆邱克》,儿童中短篇小说集《落空的晚宴》,长篇报告文学《内地刑警与香港警方联合大行动》《创造奇迹的人们》《奇人帅孟奇》《县委书记的15个日日夜夜》,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公安部金盾文学奖、湖南首届文艺创作奖、湖南首届儿童文学奖等。散文《我的祖母》被编入大学教材。

【责任编辑:蔡晓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