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中法,走过一甲子的“山海友邻”
编者的话:
1月27日是中法建交60周年纪念日。1964年1月27日,中法发表联合公报,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法国由此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60年来,无论各自的国内形势如何、国际地缘政治如何变化,中法民间交流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密切。有学者表示,因为美国对中国的持续无理打压和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抹黑,法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程度有所下降,而这一问题只有通过两国民众间更多的往来才能解决。获得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的华人高淳芳曾在重重困难下举办巴黎中国电影节,她的一句话也许说明了推动两国民间交流的要义——“值得去做的事就要尽力去做……民间交流就需要我们这样的人克服困难去推动”。
“山海有灵”
龙和灯的神奇组合——这是一些法国媒体对正在举行的“山海有灵”法国豫园灯会的形容。从2023年12月15日到2024年2月25 日,灯会在巴黎风情园举行。在灯会开幕当天,大量法国民众涌入举办地。《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看到许多法国人向主办方工作人员询问不同灯饰的含义以及灯上所描绘神兽的来历,他们对中国神话十分好奇。有法国民众对记者表示,没想到中国上古神话能通过灯会的方式引起法国人如此浓厚的兴趣。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而豫园灯会的主题“山海有灵”取自《山海经》,借用了“山海友邻”的谐音,寓意中法两国即使相隔山海,始终友谊长存。上世纪50年代来法国定居的沈老先生,曾在华侨华人协会担任会长。他生前曾对《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表示,从一战中国劳工来法为协约国提供作战支持到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来法勤工俭学,两国间的交流不断加深。五四运动前后,一大批中国先进青年前往欧洲勤工俭学,探寻民族救亡图强之路,而蒙达尔纪以及巴黎等城市,成了中法友谊的“见证者”。
中法1964年建交后,两国关系迅速发展,民间交流也不断加强。1979年中法建交15周年时,法国政府给位于巴黎的周恩来故居墙上嵌了一个青铜色纪念牌,牌上镶着周总理的半身浮雕像,这个雕像是法国著名雕塑家贝尔蒙多的作品。旅法中国作家沈大力曾对《环球时报》记者讲述贝尔蒙多创作这个浮雕的故事:当时这位雕塑家已年过八旬,他非常崇敬周总理,只根据中国大使馆提供的一张照片,就在紧张的一周时间里完成了这一形神兼备的雕像。
《文汇报》前驻法高级记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郑若麟1988年赴法留学。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当时法国民间对中国充满好奇,对中国来客非常友好热情,有多位法国朋友诚意满满地邀他住到家中,还不肯收租金。郑若麟认为,法国人对中国的这种好奇和友情源于中国革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是很多法国知识分子向往的地方,法国左翼深受中国革命思想的影响。法国著名作家、存在主义的首倡者萨特及其伴侣波伏娃都曾来华访问,毫不掩饰他们对中国的强烈好感。后来成为法国外长的洛朗·迪马、当选总统的密特朗等人也都来过中国,甚至写过赞扬中国革命的书籍。上世纪70年代,法国出版了轰动一时的《当中国觉醒时,世界将为之颤抖》一书,其作者阿兰·佩雷菲特代表了当时的法国“知华派”。
中国改革开放后,法国民间再度被中国吸引。进入21世纪,中法两国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2003年到2005年的中法文化年系列活动无疑是两国交流的高潮之一。《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有幸参与了中法文化年上海市在法国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在马赛和里昂的展览以及在巴黎的精彩表演。巴黎市中心卢浮宫前的杜伊勒里花园是昔日的王室花园。截至2004年,这座花园在对公众开放以后从来没有对外包过场,但为了加深中法友谊,法国文化部特批将该花园给上海市举行主题宣传活动。2004年7月4日巴黎“上海周”开幕那天,活动现场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法国与中国高级官员代表也到场祝贺。许多法国人告诉《环球时报》特约记者,他们喜欢这样的文化交流方式。一位参与活动的法国文化部代表对记者直言,没想到活动会吸引这么多法国人。很多参加活动的法国民众都对中国文化深感兴趣,有的人甚至说要去中国实地看看。
随着中法两国交流的加深,法国民众对华侨华人的印象也在变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赵永升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巴黎的华侨华人最初主要聚居在十三区(与美国的唐人街类似),他们当时主要以开饭馆和做小生意为生。当时在巴黎人眼里,华侨华人就是巴黎十三区华侨华人的形象。之后,越来越多的浙江温州和青田人移民到巴黎,很快把小本买卖做到中大规模,这时候华侨华人在巴黎人眼中的形象也发生变化。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和知识分子来到巴黎,这些掌握知识和高端技能的人再次改变了华侨华人在法国人眼中的形象。
有高潮也有低谷
当然,中法两国关系会受地缘政治变化和国际形势的影响,有高潮也有低谷。郑若麟向记者讲述,上世纪90年代,因为法国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地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导致中法关系严重恶化,法国民间也随之对中国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上世纪90年代初大概是法国人对中国人态度最差的时期,当时郑若麟想采访法国任何人都会吃闭门羹。这种情况一直到戴高乐派总统希拉克(1995年当选法国总统,2002年连任,直至2007年卸任)上台后才开始得到改善。
据郑若麟观察,在本世纪前10年,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后,法国人对中国的态度开始出现两极化现象: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很多法国人再度对中国产生好感,特别是到中国实地旅行、考察过的人。很多法国人希望来中国来求学、求职。法国记者兼作家马克西姆·维瓦斯就是在2008年首次到北京探望留学的儿子时,开始对中国产生强烈兴趣的。之后,他多次赴中国新疆和西藏实地走访,撰写和出版了有关中国西藏和新疆等地真相的系列书籍;另一方面,法国也出现了反对中国的声音,尤其是中国日益表现出强劲的民族复兴、国家统一的意愿,让一些有着西方殖民主义残余思维的人十分不满。今天的法国民间舆论,正在形成“亲华友华”和“反华仇华”两种截然相反、尖锐对立思潮共存的现象。
近年来,新冠疫情以及美国对中国的持续无理打压,也对中法交流产生负面影响,但《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注意到,在种种问题下,中法民间往来依旧呈现出勃勃生机。在法国的各种展会和文化活动上,都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无论是和中国有关的文化活动还是中国美食节,都受到法国民众的追捧。记者居住的街区是巴黎市内中产阶级居多的地方,邻居以及认识的人无一不对中国文化持欢迎态度。从事企业管理的阿莱克斯40岁左右,他不止一次地对记者表示,中国文化有其特殊魅力,他本人对中国书法和绘画一直很感兴趣,还去参加了各种培训班。他也是法国春节游行活动的爱好者,去年还参加了化装游行。记者注意到,喜欢中国文化的法国人基本上都是中国美食的爱好者,巴黎各类中餐馆达1500多家并不是偶然的。无论是法国普通民众还是政界要员,他们都热衷看大熊猫、吃中餐、参加春节街头狂欢。
除美食外,旅游也是促进两国民众互相了解的重要途径。去年《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受邀参加巴黎旅游局组织的推介活动时,该局公关与媒体助理德费兰女士就强调,旅游无疑是促进国与国交往、人与人交流最有效的途径。她还特别对记者表示,法国已经准备好再次迎接大批中国游客了。不过,现在中法两国间的旅游还远未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状态,主要原因包括航班较少、法国对中国民众尚未放宽签证等。除此之外,支付方式和酒店预约差异等,也给两国民众旅游带来问题。
应创造让法国年轻一代进一步认识了解中国的机会
赵永升认为,对中法关系而言,官方交往和民间交流二者的作用和关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官民互补”,官方是导引,民间是基础。他认为,在中法建交后的60年时间里,两国民间关系经历了3个层面的发展阶段,即从初级到中级到高级;同时中法官方推动和民间推动之间的“官民关系”,也从“官主民辅”到“官民并重”再到“官导民载”。赵永升称,中法民间关系总体上是朝着积极的方向在变,例如法国有越来越多了解中国的人,中国也有越来越多了解法国的人。
有法国民众表示,近年来,法国媒体和舆论的反华倾向在趋强,一些媒体不断抹黑中国,法国民众对中国的认知正在被扭曲。对此,郑若麟表示,需要看到法国现在的年轻一代,特别是从十几岁到20多岁的这一代,已经不再相信一些传统媒体涉及中国的种种谎言,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社交媒体来了解中国,因而对中国更感亲切和友好。随着他们成长起来,法国民间舆论将会进一步看好中国、欢迎中国。
对于中法之间应如何进一步加深了解,赵永升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只有多去对象国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才能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深入到一线调研,与当地民众一起生活,才能了解他们的真正生活;和当地民众一起工作,才能体验他们的真正工作。赵永升表示,我们也可以尝试鼓励更多中国人去法国工作,尤其是从事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工作,如律师、教师、主持人等。这些工作能够直接给法国人以真实的中国形象,一个人可以影响几千甚至几万人。对法国人来说,亦是如此,我们也可以多邀请法国一些专家和有影响力的人来华工作。
郑若麟认为,要全面加强对法国的认识和了解,就必须在现实中去研究真实的法国,而不是通过西方媒体、书刊以及影视作品等。这就需要中国媒体承担起责任来,派记者到法国常驻,实地观察和研究法国,将一个真实的法国介绍给中国的民众、企业和官员,特别是影响着对法关系的相关人员。此外,要加强与法国方方面面人士的直接接触,而不能只局限于某一阶层或具有某一种政治倾向的人。最后,应创造让法国年轻一代进一步认识了解中国的机会,推出法国人来华免签政策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它有助于加强法国民众的对华认知。如果我们能够组织体育等各个领域的活动,吸引法国年轻一代来中国参加,将各类中法大学、青年学术机构的人聚集在一起,将会大大有利于两国民间交往。
法国华人高淳芳因为在法中文化交流事业中特别是在电影交流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于2013年获得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她在缺人缺钱的情况下,于2004年创办了首届巴黎中国电影节,之后还开设中国绘画班。对于如何加强中法民间交流,高淳芳曾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值得去做的事就要尽力去做,“民间交流就需要我们这样的人克服困难去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