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最美 你我评论丨匠心 艺德 责任感 助力延川县刘家沟村迈步最美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巨大遗产。
延安市延川县的刘家沟村,2020年被列入第三批陕西省传统村落名录。并在村支书、设计人员、非遗传承人和当地匠人的支持下,朝着最美传统村落不断奋进。
匠心铸就古村落发展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刘家沟村木匠呼思阳
“古村落的修缮必须用好的材料,才能有好的结果。从木艺制作的角度来说,窑洞的门窗因为是有弧度,七扭八歪,不是立体的,所以制作起来比较困难。不仅用料要用有韧性的木材,制作所花费的时间也比较长。”刘家沟村木匠师傅呼思阳说。
石匠惠高成在这行干了四十三年。他说道:“上级部门很重视古村落发展,一直强调我们要保护修缮好古村落。我作为石匠,也一直参与到古村落的修缮中。虽然干这一行很费劲儿很累,而且要学会分辨材料等技能,但我觉得很有意义,能给后人留下美丽的古村落,特别光荣。”
传承匠心精神,积极修缮古村落。短短几年,刘家沟村焕然一新,而这些离不开匠人的辛苦付出。
艺德成就古村落创新 文化资源成产业项目
传统村落区别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兼具两者特性。古村落因为有了文化,有了人,才有了灵魂。
陕北道情表演
“在刘家沟村有很多像陕北道情一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剪纸,传统编筐等非遗手艺,也有像陕北说书、道情等特色的文化演出。当地把非遗传统手工艺、非遗文化演出等作为竞争力,从文化资源的应用,逐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接纳我们的同时,也在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的新方式,这一点让我觉得责任深重,并愿意积极参与到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当中,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道情传承人樊延峰说。
对古村落极具好感的樊延峰,正是因为有“艺德”,才留在了刘家沟村。
文化保护责任感 感召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
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刘家沟村盘活古村资源,切实对村里闲置窑洞进行开发利用。
刘家沟村村支书师平生
刘家沟村村支书师平生说:“县里和镇里高度重视古村落保护,通过多次协调,将乡村振兴示范村放在我们村。当时我既高兴却也有顾虑,因为我们村的很多窑洞是私人的,沟通交流工作很难做。通过多方面对村民做工作,我们将窑洞流转到村集体,并进行了集中修缮。如今的刘家沟村窑洞,已经开发利用了一部分窑洞,剩余部分还在紧急修缮过程中。我们今后一定要把古村落保护好,利用好。我作为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也一定会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目前,刘家沟村共流转旧窑洞87孔。建成农家乐3间,民宿5间,酒坊3间,现榨麻油3间,非遗物品陈列馆6间。当地按照“村集体+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积极发展旅游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有效带动了集体经济创收,农民致富增收。而这一切的建设离不开刘家沟村传统村落总设计师曹兴盛和其团队的帮助。
刘家沟村传统村落总设计师曹兴盛
曹兴盛说:“在进行古村落建筑设计之前,我们把刘家沟村每村每院的建筑风貌,每个家庭的建筑特色,以及刘家沟村的地方材料进行了一年的调查研究,最终才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古村落要设计更要发展。曹兴盛说:“截止到现在,刘家沟村的窑洞利用率超过了80%,我们将陕北的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技艺,引入到刘家沟村,积极打造影视基地和青少年研学基地。为将来刘家沟村的文旅发展打基础。让当地的农民增加收入,能更好地生活。”
刘家沟村航拍图(地球知识局供图)
传统村落发展,重点在人。延川县刘家沟村积极修缮古村落,活化利用村落资源,成功将当地打造成集乡土风情体验,民俗文化了解,农耕生产感受等多元化场所。实现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非遗传承的保护、文化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
截至2022年,刘家沟村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5800元,村集体收入32万元。
这个位于延川县的小小传统村落,正用它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建筑内涵,向世界展示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并向最美传统村落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