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评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速加档
走进宿州市埇桥区的东方果园公司,砀山酥梨和黄桃、萧县胡萝卜、泗县草莓和山芋、埇桥区红薯在此“汇合”,迎接它们的是一段奇幻之旅:经严格挑选、清洗、分切后进行二次清洗,再经杀菌、烘干、真空包装,就变成了可直接享用的果蔬脆冻干产品,保质期可长达9个月。之所以有这样的显著变化,得益于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立足农业又跳出农业,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产业为要。过去脱贫攻坚之所以能取得全面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扶贫。现在,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仍然是产业振兴。正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的,要发展富民乡村产业。
不可否认,进入新世纪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不容忽视的是,很多乡村产业,一直停留在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底端,难以提升综合效益。正如一些专家所呼吁的,没有产业的兴旺,没有一二三产业(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就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乡村就会成为“空心村”,乡镇就会唱“空城计”,乡村振兴就是“空中楼阁”。因此,大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重要支撑。
所谓农村产业融合,简单地说,就是以农业农村为基础,通过要素、制度和技术创新,让农业不单是局限在种养业生产环节,还要前后延伸、左右拓展,与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和电子商务等有机整合、紧密相连、协同发展的生产经营方式,其特征是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催生出新的业态和模式(如设施农业中有工业,加工体验有服务业,休闲农业中有旅游等),重点是构建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关键点是融合之后产生的利润比单纯每个产业之和要大,核心是要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正如安徽一位干部所比喻的,“农产品加工好比是农业全产业链的腰,腰杆子硬不硬标志着产业体系强不强,事关产业链条长不长。”从安徽当地流传的“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农业不成链,到头没钱赚!”这句顺口溜中,也可以出新时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为助力乡村振兴提速加档,进一步完善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各地应以乡村产业振兴为目标,优一产、接二产、连三产,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加大技术改造、加强品牌培育、促进产业升级,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利益链“四链同构”,真正从源头上、从体制机制上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进程。
同时,要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互促,解决集体收益分配权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达到广开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富裕渠道的目标。要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促进农牧渔内向、产加销纵向、农文旅横向、新技术渗透逆向、产园产村多向融合和多元主体利益融合,带动乡村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率先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主导产业突出、带动效果显著的产业强镇,培育出乡村产业“增长极”,为富民兴村“蓄力赋能”,为乡村振兴提速加档。(王小梅)
(《阳光评论》项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