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中国发布 >

迎二十大·数说十年 | 法治中国开新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再升级

来源:中国网      2022-05-27      作者:刘佳     责任编辑:魏婧

编者按:从宪法修改,到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从扩大对外开放,到实现乡村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相继推出系列重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国坚定不移地将改革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推进的号角已吹响,一派欣欣向荣的革新蓝图正徐徐展开。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网推出《迎二十大·数说十年》系列报道,用数字盘点十年伟业。

中国网5月27日讯(记者 刘佳)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党的十八大提出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新十六字方针”也被视为我国新时期依法治国的“新国标”。十年间,我国司法系统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先后制定新法68件,同时,具有开创先河意义的《民法典》正式颁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法治中国蓝图愈发清晰。

68件新立法 聚焦人民群众关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迈入新台阶。在“中国这十年”系列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许安标介绍称,到4月20日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全国人大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新制定法律68件,较上一个十年增加1/3;修改法律234件,增加近2倍;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99件,增加1.5倍。

在新制定法律中,涉及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九部单行税法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高度相关的法律。仅2021年,我国制定新法的数量就达17部。其中,“推进房地产税立法”是“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明确要求,事关千家万户的利益。对于这一群众关心的立法进程,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已作出关于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明确试点期限为五年。

首部《民法典》颁布 中国特色法治建设成果出炉

十年间,我国法律体系日益完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重要法律——《民法典》完成编纂并颁布实施。《民法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其中对民间借贷、霸座、紧急救助等问题都作出了针对性的规定,切实回应了人民的法治需求。此外,涉及国家安全、卫生健康、公共文化等重要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统领性法律相继制定出台,对生态环境、教育科技等重要领域的法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修订,网络信息、生物安全等新兴领域立法取得突破,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强涉外领域立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取得显著进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

119万人次参与立法 全过程人民民主扩大

十年间,我国立法生动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其中最显著的表现是加强和改进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工作。许安标介绍,十年来,共有205件次法律草案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参与人次超过119万,提出的意见有350多万条。

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最重要的环节是让人民群众真正摸得着、够得到。过去十年,我国司法系统积极搭建基层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立法的“直通车”——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在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2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有130多部法律草案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意见。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虹桥街道考察指导工作,这是我国比较早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他肯定了“接地气、察民情、汇民意”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深刻指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民主。

20余部国安类法律制定修订 法治意识深深扎根中华大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定修改了20多部与国家安全直接相关的法律。2015年制定的国家安全法起统领性、综合性、基础性作用,这部法律明确了国家安全的领导体制,规定了政治、经济、军事、国土等各领域国家安全的任务和制度措施。此外,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反间谍法、国家情报法、密码法;维护经济安全的出口管制法;维护军事安全的国防法、兵役法、人民武装警察法、军事设施保护法、国防交通法、海警法等,都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另外,制定出台了反外国制裁法,反制个别国家对我国的遏制打压。制定香港国安法,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12月4日被确定为国家宪法日;实行宪法宣誓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措施,让加强宪法观念、普及宪法意识、加强宪法实施深深在中华大地扎根。

【往期回顾】

迎二十大·数说十年丨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正义,让群众看得见

迎二十大·数说十年 | 深化便民改革 让群众办事不难、不慢、不繁

迎二十大·数说十年 | 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职教体系 高职3年扩招413.3万人

 

中国发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 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 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