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中国骄傲至今让人念念不忘
薛一博
离开中国多年的阿塞拜疆著名汉学家、前总统战略研究中心亚洲国家内外政策首席顾问拉沙德·卡里莫夫先生,对10年前在中国工作时的一段经历仍念念不忘。2009年,拉沙德是阿塞拜疆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的一名外交人员,亲历了国庆60周年庆典。
回忆当时亲历的场景,拉沙德描述得清晰而具体。欢乐的人群、飘扬的红旗、大红的灯笼、蓝天白云下的天安门和华表,都给他带来醒目而强烈的视觉冲击。尤其是,“20万军民参与的盛大阅兵仪式,让我除了感到雄伟、壮观、惊叹、震撼,还有感动”。
在中国学习、生活、工作多年,精通汉语的拉沙德先生当然了解中国的发展状况和成就,他在当时的中国社交网络上也看到了网民们自然流露出的浓浓自豪感。“神舟飞船”“国产大飞机”“高峡出平湖”“高原天路”“磁悬浮列车”“北京奥运会”“一国两制”……这些词语一个个从他的口中蹦出。拉沙德还引用了他从网络上看到的一个说法儿,新中国60年,早就从“油灯岁月”发展到了“网络时代”。
拉沙德先生的一言一行都散发出浓厚的“中国气息”,如果只闻其声不抬头看人,你会误以为是在跟一个纯正的中国人对话。拉沙德说:“你可以叫我的中文名字,罗仕德。我与中国很有缘分,我曾经在这个国家学习、生活、工作了15年。是中国培养了我,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在中国这些年的经历,就没有现在的我。”
拉沙德·卡里莫夫是土生土长的阿塞拜疆人。199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巴库国立大学中文系,并在一年后通过一项教育合作协议赴北京语言大学学习,自此与中国结缘。在北语本科毕业后,拉沙德留在中国深造,先后拿到了硕士和博士学位。然后,他选择留在中国工作,参与阿塞拜疆驻华使馆的工作,为外交事业作贡献。
在北京的求学和工作经历,是拉沙德“最为怀念的时光”;亲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则是他在中国15年的“精彩瞬间”之一。直到现在,每次去北京出差,他总会回到母校坐一坐,见见老师和同学。2017年,由他编撰的《汉语阿塞拜疆语词典》由中国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本工具书实现了拉沙德早就萌发的一个理想,尽管“编写词典的过程非常耗费精力。但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阿塞拜疆青少年在学习汉语,这让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一切都是值得的。”
新中国即将迎来成立70周年的日子,拉沙德接着前面谈到的“油灯时代”“网络时代”话题说,仅仅10年过去,用“网络时代”已经远远不能描述现在的中国。即便是用现在流行的“5G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等,也不足以描述中国的发展状况。“新中国即将庆祝成立70周年,虽然今年我不能亲历今年的隆重庆祝活动,但10年前的经历,让我能够想象即将在中国、在北京出现的盛况。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它有着更加光明的未来。”
19岁长安街的不眠夜 感觉自己站在了历史中心
蔡啸天
作为第一批90后,我即将30岁,也即将迎来人生中第三次国庆大典。虽然这样表达有些渺小与宏大的错位感,但毕竟每一次新中国十周年国庆,我和她的关系都不尽相同,因此也在个人生活中构建起了某种历史维度。
1999年,我9岁,在五线小城的家中,是一个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国庆阅兵游行的孩子,一个完完全全的观看者、仰慕者。国庆大典上的一切似乎只是庞大的象征文本,模糊的记忆,只留下了对历史赞美诗一般的遗忘。虽然那时没有互联网这样的情感出口,不过对于9岁的我而言,即便有,我也只是“点赞收藏”。
作为一个小军迷,那年的阅兵又给我从军报国的热情添了一把柴火。此后,自己的每一步努力都奔着考军校的目标而去。2008年高考以后,我搭上了国防生政策的便车,有幸步入以前未敢想过的中国人民大学就读。
更未想到,2009年,我19岁,第二次和国庆大典相遇,就成为一名参与者。那年暑假,刚参加完为期一个月的加强版军训,回家还没来得及见老朋友,就接到返校参与重大任务的通知。连夜排队买票、和家人匆匆告别,一路上班级QQ群里一直在讨论,“难不成让我们参加阅兵?”“已经快9月了肯定来不及”……
回到学校,领到花束、祥云方巾、印有“我与祖国共奋进”的T恤衫,答案也随之清晰——我们参与的是国庆群众游行“北京奥运”方阵。由于前期进行合练的同学中有部分因故不能继续训练,作为有一定队列动作基础的国防生,成了不二之选。
时间紧迫,8月27日上午,我们第一次参加校内合练就被选为排面标兵,以引导标正步伐。暑热未尽,紧张的排练对于其他同学而言是考验,但对于刚在部队摔打过的国防生则不在话下。齐步走对我们来说是基本功,更大的责任不在于自身走好,而是努力带动引导其他同学保持整齐。特别是“北京奥运”方阵需要配合《我和你》的抒情音乐前进,双手相应做出规定的表演动作,这些都给合练带来一定难度。
演练很快进入倒计时。9月7日凌晨,参演人员经过严格安检前往天安门地区进行整体合练。是夜,我见到了一眼望不到头的巴士车队、轰鸣而过的重型武器装备、穿着各式各样服装的游行群众。我躺在长安街的路中央仰望星空,于漫长而没有黑暗的夜中等候出场,毫无困意。
现在回忆起来,似乎在夜色中更能让人感受到历史与个体之间的有效关联。我们虽然没有穿着庆典上的志愿者服装,花束还包着塑料纸,方阵中的花车也没有搭建完成,但这反而给人以思考的空间。对我个人而言,在此之前,历史一直存在于书本或影像中。就像我9岁时一样,我观看、敬畏,为其兴衰荣辱感到自豪或悲伤,但总感觉历史是历史,生活是生活,即便是从军报国的理想,个人化的东西也更多一些。而19岁那条未眠的长安街,让我开始感受到个人生活和国家历史的水乳交融,这种无可替代的经历,使我对胸前“我与祖国共奋进”这句话有了浓烈的感性体悟。
庆典当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等候区高唱国歌,聆听阅兵式传来的问候与回应,仰视凌空飞过的战鹰。而之后的进场、行进、疏散,以及绚丽的花车、恢弘的音乐、挥手的奥运冠军、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家领导人,则像一列隆隆而过的火车,疾驰过东西华表间的96米,震撼心灵,加速呼吸。
有同学说,走过天安门前的那一刻,感觉自己站在了历史的中心。不得不说,对大多数人而言,参与国庆游行,这种具有现场感的历史体验,的确是人生中少有的荣耀时刻。我也毫不例外感到十分光荣,游行的道具、服装、证书等,都被我视若珍宝,收藏在家中。
但没有现场感,就代表我们没有处在历史之中吗?显然不是。然而要对之有真切的理解,却需要生活与实践。
2012年夏,我作为国防生,从校门直接迈入营门,保家卫国的使命感扎扎实实也落在了肩膀上。7年军旅生活中,我经历了基层的摸爬滚打,体会了机关的严谨细致,从事过多种多样的业务,执行过大大小小的任务,工作平凡,却有意义。
在这些看上去并不宏大的人生历程中,我开始体会到,2009年参与的国庆游行不仅是谈资、标签和荣耀,更是一种契机、源起和动力,它像母校“实事求是”的校训,也像新时代革命军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要求,鞭策我、激励我、指引我,用一名军人的使命担当和干事创业的具体实践,继续保持个人发展和祖国进步间的密切联系,努力创造出比参与国庆游行更为荣耀的成就。
2019年,我29岁,虽然不在首都,但很荣幸能作为人民军队中的一员,以守护者的身份祝福新中国七十华诞,见证恢弘的国家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