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从横向看,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从纵向看,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国家创新体系逐步健全,开始进入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在这一进程中,科技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也积累了宝贵经验。除了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与大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牵引和有力支撑,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战略引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科技与经济“两张皮”是长期制约我国发展的痼疾。40年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始终是科技体制改革最鲜明的战略取向,是贯穿改革全过程的一条红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加速推动科技与经济的关系从“面向、依靠、服务”到“融合、支撑、引领”的历史性转变。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01年的39%左右提高到2017年的57.5%,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联动循环正在形成。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着力突破影响创新发展的瓶颈制约。长期以来,我国科技体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科技投入不足,市场作用发挥不够;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薄弱;创新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等等。正是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改革为科技创新打破束缚、扫清障碍、释放潜能、注入动力,我国才走进“科学的春天”,进而迈向创新驱动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人是科学技术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40年来,科技体制改革一直围绕人才这个根本要素持续发力。从打破封闭僵化的体制束缚到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人才体系,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到改革科技奖励和分类评价制度,通过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的宏大人才队伍和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创新局面。

坚持与时俱进,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事业和创新能力的基石。1997年,中科院向党中央提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议。随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被纳入国家“十五”计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健全国家创新体系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在国家层面对创新体系进行统筹组织、管理和调控,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遵循规律,把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有机结合起来。科技体制改革旨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配置资源、组织开展研究与创新,努力满足市场需求。同时,科技体制改革也必须遵循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实行研究所分类改革,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等,都是遵循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改革举措。实践表明,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科技体制就会缺乏活力;而偏离科学技术发展规律,改革也不可能取得成效。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科技体制改革才能行稳致远。

坚持开放合作,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中深化改革。科技领域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领域之一,日益扩大的国际交流合作使我国科学家迅速跟上国际科技发展前沿、了解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同时,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对外开放,也为科技体制改革注入了强大动力。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路径。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