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猎鹰”HTV-2效果图

美国X-51A效果图

挂载“匕首”的米格-31

新闻背景

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额达7160亿美元的2019年度国防授权法案。预算申请文件显示,高超音速飞行器领域累计申请研发方面预算为10.25亿美元,比2018财年增加了63%,创下10年来新高。巧合的是,俄罗斯公布的2030年规划也显示,近800种军事技术研究项目中,高超音速打击技术和武器将居于首位。为什么军事大国纷纷将高超音速飞行器列入发展重点?这种战略武器到底有多厉害?

1

只有少数国家在研制

高超音速飞行器主要包括高超音速巡航导弹、高超音速无人飞行器、高超音速轰炸机、高超音速侦察机等,具备5倍音速以上稳定飞行能力。其飞行轨迹复杂,飘浮不定,难以预测,比弹道导弹更难以让敌方反导系统拦截,可在本土对世界任何地区实施瞬间和高精确打击。美国战略司令部高级军官曾这样形容:“高超音速武器可以在60分钟内打到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先发制人。”

目前,高超音速飞行器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旋成体。这是指三维空间中,由旋转曲面与底截面围成的物体,圆锥体等均属于旋成体。俄罗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弹道导弹、飞船的返回舱等,都属于旋成体,也是当前高超音速飞行器最常见的形体。

二是翼身融合体。其布局类似飞机,带有机翼。比如,美国研发中的SR-72高超音速无人侦察机就属于这一类型。这类布局适合采用吸气式发动机或组合式发动机,通常适合7马赫以下速度飞行。

三是乘波体。乘波体是一种适宜高超音速飞行的气动外形,飞行时飞行器的前缘平面与激波的上表面重合,好比骑在激波波面上。从外形上看,乘波体高超音速飞行器比较扁平,具有楔形机身,更适合使用超燃冲压发动机。美国研发的X-51A、HTV-2等高超音速飞行器,采用的就是乘波体设计。

从用途来看,高超音速武器可以打击受到亚音速或超音速导弹防御系统保护的目标;也可以用作首波攻击,解除敌方武装;还可以携带核弹头。在军事上,高超音速飞行器具有重要意义,它采用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是继螺旋桨和喷气推进之后的第三次动力革命,对未来战争将产生深远影响。

据悉,这种最新的战略武器,目前只有美国、俄罗斯等少数国家在研制,而且,长期以来,这些国家一直处于严格保密状态。

2

研发并非一帆风顺

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研发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不过,当时受制于发动机和飞行器机身材料的局限性,美国和俄罗斯研制多年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2002年,美国首次提出“全球打击计划”,即在不诉诸核武器的前提下,力求具备一小时内用常规高超音速武器对全球任何目标实施打击的能力。

冷战时期,苏联海军总司令提出使用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向美军航母战斗群实施饱和攻击,以便一举摧毁航母编队。

进入21世纪,美国研发进入高潮,试验了速度超过5马赫的高超音速飞行器。之后,由于试验频频失利,加上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限制,又跌入低谷。

近年来,俄罗斯加大投入,获得了系列成果。今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布年度国情咨文时曝光了几款高超音速武器,引发美国恐慌,促使其重新加快研发步伐。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