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在嬉戏。夏永光摄

“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4月,记者走进“朱鹮故乡”陕西洋县,探访这座秦巴小城30多年的朱鹮情缘。

上世纪中叶,朱鹮一度濒临灭绝。经过洋县30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当地朱鹮种群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仅发现的7只,恢复到现在的2000多只。如何做到既保护朱鹮又保障民生,洋县做出了自己的探索。

一次发现:救鹮总动员

1981年5月23日,7只朱鹮在洋县被发现。

当天,中科院鸟类专家刘荫增由村民带路,翻山越岭来到大店村姚家沟。半山腰上,15株百年青冈树郁郁葱葱。其中一株树上,一对朱鹮正照料3只嗷嗷待哺的幼雏,还有一对成鸟栖息在不远处。为了这一刻,专家队已苦苦寻觅3年,行程5万公里,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的260个朱鹮历史分布点。

4天后,洋县政府发布保护朱鹮的紧急通知,开启了数十年对朱鹮的保护:限制农民使用化肥、农药;抽调4名年轻人,昼夜跟踪这些“宝贝疙瘩”……

“3月至6月是繁殖期。每棵树下我们都搭了观察棚,24小时监护。”说起当时的情形,保护小组成员路宝忠仍记忆深刻,“树干上抹了黄油、放了刀片,就怕蛇、黄鼠狼等动物爬上树。为避免幼鸟掉巢摔伤,我们还在巢下挂了尼龙网。”

37年来,洋县上上下下,都一直在精心呵护朱鹮。

走进华阳朱鹮种源基地保护站,占地90亩的护鸟笼映入眼帘。59只朱鹮闲庭信步,在这巨大的护鸟笼里自由栖息。

伴随两声呼喊,保护站站长段英打开笼门,带来了朱鹮最爱吃的泥鳅,“它们胆子小,每次进门前,我都先打声招呼。”话音未落,几声鸟鸣穿林而至,回应方才的问候,在山谷中幽幽回响。

在保护站工作21年,段英亲眼见证了朱鹮家族的壮大,也感动于百姓与朱鹮结下的深厚感情。

“有对朱鹮在农户家大树上筑窝,傍晚被家畜所惊,留下窝里正孵的蛋就飞走了。农户老大娘担心鸟蛋冻坏,爬上树取下蛋,暖了一晚上,第二天见成鸟飞回来才敢把蛋放回窝。”段英感慨:“30多年时光流转,自觉保护朱鹮的观念,已融入洋县百姓的点滴生活。”

保护朱鹮总动员,洋县打出组合拳:在朱鹮活动区禁止开矿、狩猎、砍林伐木;引导农民保留天然湿地和冬水田,保障朱鹮的觅食地;建立朱鹮保护站、救护饲养中心、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4万亩,疏通渠道30余公里,为朱鹮营造舒适的栖息环境……经过37年坚守,朱鹮种群数量已超过2000只,活动范围扩大至周边区县,总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

如今的洋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8.9%。

一个村庄:困境谋蝶变

“山青青,水荡漾,树参天,鸟儿唱……”10年前,位于朱鹮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的草坝村,朱鹮翱翔青川,童谣清脆美好。可村里的庄稼汉,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县上不让施化肥农药,我们虽然照做了,可心里有点不情愿。”看着地里产量越来越低,村里的老人直犯难:“水田慢慢撂荒,日子更得紧巴巴了。”

草坝村的困境并非孤例。朱鹮对生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洋县的生态保护政策也越来越严。发现朱鹮后的20多年间,洋县农作物减产、地方财政减收,每年损失共计2000多万元。

看村民种庄稼“缩手缩脚”,2009年,草坝村村支书刘开昌心一横:成立合作社,搞有机农业。见支书这般“疯言疯语”,村里立即“炸”了,“现在多少还有点收成,等搞了有机农业,到时收不上米,去你家吃饭呀?”

“咱这生态好,农产品产量低但是质量高呀!要想法子在绿色食品上做文章。”脑子灵活的刘开昌向村民解释:“搞有机产业,就要上规模。咱弄个合作社,还能抱团取暖。”

1  2  >